近幾年來,芽枯病是我國主產羅漢果地區新出現的病害。此病害是缺乏硼素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給產量和質量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一、癥狀
在此病害發病的時候,植株的嫩葉出現黃化,頂芽呈現為棕紅色、質脆、容易折斷,之后枯死,在枯死之后頂芽呈現為褐色至黑褐色、直立或是下彎。在不久之后,新長出的腋芽也會枯死,在病害發生嚴重的時候植株從上而下出現枯死,不能夠正常的開花結果,或能結果,但是果柄已經枯死,果實過早黃化,植株的內部組織也產生褐變。
二、病原
此病害是屬于缺乏硼素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因為溫度過高、日久干旱造成羅漢果植株生理產生障礙,進而引起的一種以生理性失調為主的復合病害。
三、感染病害的特點
此病害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產生,在發病的時候,植株嫩葉黃化,頂芽枯死。發病嚴重時造成整株從上而下枯死。當切開感染病害植株的塊莖,能夠觀察到其內部組織發生褐變。
三、防治方法
1、在施用基肥的時候,按照每畝0.5千克到1千克的用量,把一定量硼砂或是硼酸混入其他肥料攪拌均勻勻,一同施入。適宜的施用石灰可以減輕用量過多或不合理而引起的毒害。
2、可以采用硼砂或是硼酸溶液,濃度是為零點零五的浸泡種苗5到6小時,然后種植。使用零點一到零點二的硼砂或是硼酸溶液,在羅漢果生長期每半個月進行噴施一次。
3、在漚制基肥的時候添加適量的石灰漚制,減少肥料的酸度,增加鈣的含量,促使植株對鈣的直接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