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患灰霉后要根據其類型來選擇農藥進行,這樣才能治好作物的病情。韭菜灰霉病分為濕腐型(葉鞘基部先發生綠色絨毛狀霉、腐爛)、白點型(又叫條斑型,在葉片和葉鞘上發生白色梭形或橢圓形條斑,使半葉或全葉枯焦)和干尖型。這三種類型,以干尖型頑固,難防治。此病是由稱蔥鱗葡萄孢菌侵染所致。
綜合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早發韭1號、優豐1號、中韭2號、克霉1號、791雪韭、竹桿青、壽光獨根紅、黃苗韭較抗灰霉病,而漢中韭易發生此病。
2、清潔田園,韭菜收割后,及時病殘體,防止病菌蔓延。
3、在拱棚韭菜栽培管理上注意控制濕度,降低溫度,土壤相對濕度控制在70-80%,冬季溫度控制在8-15℃。
4、培育壯苗,注意養茬,使秋季生長壯,鱗莖中貯存下豐富的營養,促進冬季生長。
5、農藥無公害防治:晚秋至初冬扣膜后澆水前,每667㎡用65%甲硫·霉威可濕性粉劑3kg,拌細土30-50kg,均勻撒施預防灰霉病發生。
在冬春兩季的保護地韭菜,每割一茬,于割后6-8天發病初期噴撒5%異菌脲粉塵劑或5%腐霉利粉塵劑每667㎡1次1公斤。也可噴灑65%克得靈(65%甲硫·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施佳樂)懸浮劑1200倍液或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1500倍液或50%福·異菌(滅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防霉寶)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1%克菌星(多抗霉素·過氧乙酸)乳油600倍液或5%井岡霉素水劑500-800倍液。相隔7-10天一次,視病情連續防治2-3次。割收前7天停止農藥的噴施。
注:日光溫室和拱圓大棚內冬韭菜染病,可采用煙熏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