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采果后管理很重要,若要繼續豐產,更是要加強重視。葡萄采后,是保葉、恢復“產”后生機、積蓄養分、促進根系生長和花芽分化的一個重要時期,故而葡萄采后管理應該從如下幾方面進行。
1、合理修剪、控制枝蔓
果實采收后,葡萄枝蔓持續生長,消耗樹體養分。可采取摘心、除副梢等措施控制其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促使主蔓及被保留的副梢粗壯,芽體飽滿充實。同時,還應對枝蔓進行合理修剪,粗壯的枝多留,瘦弱的枝少留,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應及早疏除。
2、合理施肥、健壯樹勢
葡萄采后施肥,要注意區分時期,更要注意施肥種類。這樣才能達到健壯樹勢的作用。
,果實采收后緊追“月子肥”
葡萄樹體結果后,在果實膨大、著色的過程中消耗了體內的大量養分,為植株盡快恢復生長,在采收后要及時追施“月子肥”.該次追肥隨水沖施即可,主要以含N、P、K為主的全水溶性肥料為主,以肥料被樹體吸收利用,也可施用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等,以確保土壤養分充足供應,增加養分積累。
第二,新梢生長期巧噴葉面肥
葡萄采收后,在新梢生長過程中,還要注意及時通過葉面補肥,尤其是在根系受傷吸收能力較弱的情況下,通過葉面補肥,可快速提供植株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增加葉片的光合能力,快速恢復樹勢。所選肥料除氮、磷、鉀全營養葉面肥之外,還要及時噴施微量元素肥料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般每10天左右噴施一次,可連噴2-3次。
第三,落葉前飽施基肥
在葡萄落葉前應重施基肥,以增強樹體營養貯備,培養強壯樹勢。
秋季氣溫和土溫較高,有利于基肥的分解利用,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葉片過早脫落;也有利于根系生長和根系受傷(因施肥)后的迅速恢復。葡萄秋季基肥應在9月下旬-10月中旬進行,這時在施肥過程中被切斷的根系可以得到迅速愈合并促發新根。
基肥主要以糞肥等有機肥配合氮磷鉀肥為主。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有機肥一定要注意充分腐熟,特別是雞糞。否則很容易造成燒根,來年葡萄病害加重;二是避免傷害粗根;三是可根據園中土壤的含肥情況,酌加缺乏的元素,特別是一些中微量元素;四是施肥后一定要澆一次透水;五是酌定施肥量。一般說來,畝產2000-3000公斤的葡萄園,基肥可施入農家肥4000-5000公斤,有條件的多可施入10000-15000公斤。同時搭配硫酸鉀復合肥40-60千克;六是棚架施肥,要沿藤蔓生長方向逐年由里向外開溝施肥。七是基肥不能總在一個地方施,易造成根系生長受阻而腐爛枯死。
幼年樹采用環溝施肥法,在主干外圍30-50厘米處挖深寬各20-30厘米的環狀施肥溝。
成年樹可根據情況選用輻射溝施肥法、條溝施肥法。輻射溝施肥法是在離主干30-50厘米處,向四方各開一條由淺到深的溝,長度依株行距而定。挖溝時注意避開主根,以后每隔1-2年更換輻射溝位置施肥1次;條溝施肥法是在行間、株間或隔行用人工或機械開溝施肥,也可結合深翻進行。一般畝用腐熟的廄肥3-4噸或優質土雜肥4-5噸施于溝內,然后覆土。
另外,為了保葉,防止過早落葉,采果后即用0.3%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氫鉀、0.1%的硼肥混合液葉面噴施,每5-7天噴施1次,連續3-4次。
3、抗旱保葉
干旱對植株葉片影響,常引起葉片過早地枯死和脫落,不利于樹體積累養分。8-10月份,葡萄常面臨秋旱威脅,因此要注意抗旱灌溉,如果連續出現干旱晴天15-20天,一般就需要灌溉。可選用溝灌和穴灌等方式,有條件的用滴灌。溝灌是在葡萄的行間開溝,深20-25厘米,寬40-50厘米,并與灌溉水道垂直。行距2米的成年葡萄園在兩行之間開一條溝即可,灌溉完畢將溝填平。穴灌是在主干周圍挖穴,將水灌入其中,以灌滿為度,穴的數量依樹齡大小而定,一般4-8個,直徑30厘米左右,穴深以不傷根為準,灌后將土還原。嚴禁漫灌、猛灌、久灌。
4、防治病蟲害
重點是防治霜霉病。
8-9月份是霜霉病的發病盛期。葉片受害后,初期呈現半透明、邊界不清晰的油漬狀小斑點,懿而常相互聯合成大塊病斑,多呈黃色至褐色多角形。天氣潮濕或濕度過高時,在病斑背面產生白色霜霉層,常引起葉片焦枯早落。
采果后噴第1次藥,以后每隔半月噴施1次,連續2、3次。藥劑可選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65%代森鋅粉劑500倍液、35%瑞毒霉800倍液、64%殺毒礬500倍液、77%可殺得500-800倍液噴霧,兼治其它病害。
發現霜霉病推薦用烯酰嗎啉防治,為延緩病菌抗藥性產生,生產上宜將其與乙膦鋁、甲霜靈等藥交替使用。同時注意用2.5%敵殺死防治金龜子、葡萄天蛾、二星葉蟬等害蟲。施藥之前進行一次全面清園,剪除漏剪的病果穗和病葉,集中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