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緣枯病主要在生長中后期發生,以包心期發病較重。腐爛部位由暗褐色水漬狀變為黑褐色,表面干燥呈薄皮狀。腐爛部位無霉層。葉球的腐爛主要限于表面葉片,腐爛擴散覆蓋葉球以后,內部開始軟腐,但無軟腐病的惡臭。
發生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隨種子帶菌成為田間發病的初侵染源。病菌從葉緣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發病后病部產生病菌借風雨、澆水和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溫暖潮濕有利于發病,葉面結露和葉緣吐水是病菌活動、侵染和蔓延的重要條件。春秋甘藍種植期間,溫暖多雨,或多霧、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等更有利于發病。
防治方法
1、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殘落葉,集中堆漚,經高溫發酵后方可作為肥料還田。
2、重病地塊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
3、發病后適當控制澆水,改進澆水方法,禁止大水漫灌。保護地種植應加強通風排濕,減少葉面結露。
4、無病土育苗和進行種子處理:干種子用72℃干熱處理3天。也可用種子重量0.3%的47%春雷霉素·氧氯化銅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后,洗凈催芽播種。
5、發病初期將病株拔除并配合藥劑防治,可選用47%春雷霉素·氧氯化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8.3%氫氧化銅干懸浮劑10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25%噻枯唑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新植霉素5000倍液噴霧,10~15天1次,視病情防治2~3次。
以上就是甘藍緣枯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和肥料小知識小技巧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