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越冬期管理對于小麥的生長和產量至關重要。以下是一套詳細的小麥越冬期管理方案:
一、補施肥料
針對播期較晚、苗勢較弱的小麥田,應抓住冬前有利時機趁墑追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分蘗成穗。每畝可追施尿素8~10千克或小麥專用肥20千克,追肥時要選擇晴朗的天氣,將肥料均勻撒施在麥田中,并及時澆水,以促進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對于基肥施用不足、麥田瘦弱、群體偏小以及發生凍害的麥田,還可結合降雪過程,每畝施用尿素4~6公斤,以促進氮肥的有效利用,增強作物抗寒能力。
二、合理灌溉
澆好越冬水有利于小麥順利越冬,既可以防止冷空氣進入土壤危害根系,還有踏實土壤的作用,有效防止懸根和凍害的發生。冬灌要根據苗情、墑情和天氣變化等情況靈活運用。
看溫度:日均溫在3℃至8℃時開始澆冬水。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小麥的生長。
看墑情:當土壤為沙土地相對濕度低于60%、壤土低于70%時進行澆水。墑情不足時,要及時澆水以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
看苗情:麥苗長勢好、底墑足或稍旺的田塊,可適當晚澆或不澆,防止群體過大、過旺。對于播種稍晚的小麥,因冬前生長時間短、葉根少、苗弱小、分蘗少,為促進麥苗生長發育,只要底墑尚好,也可不澆,但要及時鋤地保墑,使其促根壯苗分蘗。澆水量要適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積水影響小麥的生長。
三、中耕鎮壓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氣性,促進小麥根系的生長和發育。同時,中耕還可以消滅雜草,減少養分消耗,為小麥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鎮壓可采用碾壓或人工踩踏,一般在晴天中午,墑情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同時注意地濕不壓、陰雨不壓、早晨不壓。
對于播種過早、群體過大、長勢較旺的小麥,要搶在越冬前使用機械或石磙進行鎮壓。鎮壓可以壓旺保墑、保根促分蘗,使小麥在越冬期間保持穩定的生長狀態。
對于主莖葉片超過7片,群體超過80萬的旺長麥田,可以冬前葉面噴施多效唑、烯效唑等化控調節劑,抑制地上部分生長。噴施要均勻適量,在日均溫度8℃以上進行,避免隨意加大劑量產生藥害。
對整地質量差、地表坷垃多、表層土壤松暄的麥田,可在冬前結合澆水或降雨鎮壓1~2次,壓碎坷垃,彌實裂縫,提墑保墑,促進發育。
四、撒施覆蓋物
在寒潮來臨之前,每畝撒施250~300公斤麥糠、碎麥秸等覆蓋物,可以有效保苗、防凍。這些覆蓋物在腐爛后還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五、病蟲害防治
小麥越冬期間,雖然氣溫較低,但病蟲害仍有可能發生。因此,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定期巡查麥田,發現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確保小麥的健康生長。
六、注意事項
對于晚播弱苗要輕壓,對土壤過濕地塊、封凍地塊不宜鎮壓。
澆越冬水時,灌水應選擇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之間、地表溫度不低于3℃進行,小水細灌,確保田面不積水。
鎮壓小麥苗時,不能在氣溫非常低或者有霜凍、寒潮天氣到來前進行。
綜上所述,小麥越冬期管理需要綜合考慮施肥、灌溉、中耕鎮壓、撒施覆蓋物和病蟲害防治等多個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為小麥后期的生長發育創造有利的條件,為小麥增產、增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