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縱卷葉螟的發生規律
發布時間:2014/5/13 16:37:08 瀏覽次數:2615次 文章來源: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在我國發生的世代隨緯度的升高從南向北順次遞減。海南陵水1年發生10~11代,黑龍江7月份平均氣溫22℃等溫線附近可完成一個世代。依據稻縱卷葉螟在我國東半部地區的發生代數,主害代為害時期,越冬情況及水稻栽培制度等,可以劃分為5個發生區。
我國東半區稻縱卷葉螟的遷飛方向與季風環流通步進退。在不同地區,亦可看出蟲源的遷出和遷入呈現南北銜接和演替的現象,表現為遷出區蛾量的突減和遷入區蛾量的突增。遷入區根據遷入蟲量的多少,又分為主降區和波及區。主降區通常代表一個發生區,遷入量大,蛾峰明顯,是構成當地主害代的重要蟲源;波及區遷入的蟲量少,蛾峰不明顯,反映了各地初發世代蟲源的遷入。我國從海南到遼東半島,每年3~8月出現6次同期突增現象,反映了5個代次的北遷實況,秋季8月底至10月之北向南有3次回遷。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