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缺錳和銹病的癥狀有什么區(qū)別?
發(fā)布時間:2014/2/24 18:30:26 瀏覽次數(shù):1673次 文章來源:小麥缺錳型黃苗
小麥缺錳發(fā)生在發(fā)芽后3~4天就可出現(xiàn)初期癥狀。病害發(fā)生早而嚴重時,植物死亡較快。發(fā)病較輕時,減弱開花勢,結實率降低。除了葉斑的各種色澤外,典型的是在葉子上出現(xiàn)膨壓極弱的或干枯的窄橫條,有時稱葉片中部出現(xiàn),并逐漸連接成線狀、片狀,至使葉片中部干枯下垂,但葉尖部分基本上還是綠色的也比較完好。這一癥狀逐漸從下部葉片發(fā)展部葉片,有的甚至全葉死亡。病勢較輕的,在氣溫回升后,由于小麥根系下扎吸收了底層淀積的錳,病狀有所好轉,但發(fā)病嚴重的劍葉上也有白色條紋。由于缺錳,光合產物大為減少,麥粒千粒重降低。
小麥缺錳,每0.5公斤小麥種拌3~4克硫酸錳,嚴重的缺錳田還應增加2~3次葉面噴施,濃度為0.2%左右;瘜W氮肥施用過多會加重缺錳。因此要注意氮肥的合理使用。
冬小麥對錳元素較敏感,在缺錳的土壤里種植冬小麥,會出現(xiàn)缺錳癥。其癥狀是初期葉面顏色退淡,遠看好象缺氮一樣,近看則與葉脈平行地出現(xiàn)許多黃白色的細小斑點,逐漸擴大,連接呈狀,使葉片離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處折斷下垂。同時,病麥根系不發(fā)達,須根少,細而短,有的變褐變黑死亡。植株生長緩慢,無分蘗或很少分蘗。嚴重的還會延遲抽穗,影響小麥結實率和千粒重。
補救措施:給小麥根外噴施硫酸錳,即可防止缺錳癥。具體辦法是:冬小麥在苗期,齊穗期、初花期各根外噴施一次,錳肥濃度以于分之零點五或千分之一點五。每畝施錳肥溶液50千克為宜。
實踐證明,冬小麥噴施硫酸錳比未噴硫酸錳的每穗粒數(shù)增加2.3~8.4粒,千粒重提高1.5~1.7克,平均每畝增產22.5~38千克,增長9.6%~16.2%。錳肥尤其以施千分之一點五濃度的小麥結實率,千粒重,產量。
小麥的銹病又分為可分為條銹、葉銹、桿銹三種類型,而其中的葉銹和條銹和缺錳癥狀很相似。
其的區(qū)別是:1、小麥缺錳在整個生長期都可以發(fā)生就可以發(fā)生而苗期為明顯。而小麥銹病一般在生長中、后才會發(fā)生。2、小麥的缺錳的葉片用手摸沒有凹凸感,而小麥的銹病則會有明顯的凹凸感。
溫馨提醒:本網(wǎng)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