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水稻缺硅的原因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4/2/26 17:59:05 瀏覽次數:3236次 文章來源:水稻缺硅
水稻吸收硅有其特點:整個生育期都在不斷地吸收,一直持續到開花以后,且越往后吸收量越大,是水稻吸收持續時間長的一種元素。植株中的硅含量也隨生育進程而逐漸提高。因此,以下條件導致水稻缺硅。
(1)土壤有效硅含量低。土壤各種硅酸鹽含量很高,含硅(SiO2)占土重的50%~70%,但絕大部分是不溶的,所以河流及田間排水中二氧化硅濃度很低。硅酸鹽礦物要在有機物分解和植物呼吸等產生的碳酸作用下,緩慢分解成可吸收態的正硅酸(HSiO2)有效硅。因此,母質含易風化礦物多的,有效硅含量就多。黏粒風化比砂粒容易得多,故一般土壤的質地越細則有效硅含量趙高。一般而言,濱海地帶和水網平原土壤有效硅高于河谷丘陵地區,一些河流上游狹谷地帶、溪江沿岸的淺層砂礫質水田通常有效硅,大多是嚴重缺硅的土壤。
(2)土壤還原性強。還原狀態下產生的還原性物質如硫化氫會抑制對硅的吸收。爛糊田中水稻莖稈軟弱,易患病,且易倒伏,和吸收硅少有關(當然也有吸鉀減少的影響)。
(3)氮肥過量。水稻植株含硅率一般隨含氮率提高而下降。后期因施氮過多而貪青倒伏。成熟不良的稻株含硅量均降低,而正常健康株則相對含硅量高,呈低氮――高鉀――高硅型式,說明后期過氮造成吸硅不足是成熟不良的重要原因。
(4)土壤水分缺乏。缺水或干旱會影響水稻對硅的吸收積累。據試驗,土壤含水量為持水量的100%時,水稻吸硅量比持水量為50%的要多1倍左右。生產實踐中旱育秧比較易發生葉瘟,與育秧過程中耗水少使吸硅減少有關。另外,灌溉水中含硅量低,也是導致水稻缺硅的原因之一。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