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日本体内she精高潮,四个人换着来免费观看第一季

火爆農化招商網
  • 會員注冊
  • QQ登錄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蟲害防治 -> 甘薯蟻象 -> 甘薯蟻象的形態特征和甘薯蟻象的防治!
甘薯蟲害防治圖譜

甘薯蟻象的形態特征和甘薯蟻象的防治!

發布時間:2019/3/9 9:14:31  瀏覽次數:2953次  文章來源:甘薯蟻象

甘薯蟻象[Cylas formicarium (Fabricius)]屬鞘翅目,錐象科。別名 甘薯小象、甘薯小象甲。分布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等地。

成蟲寄主有甘薯、砂藤、蕹菜、五爪金龍、三裂葉藤、牽牛花、小旋花和月光花等,幼蟲寄主主要是甘薯、砂藤的粗莖和塊根。

甘薯蟻象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7.9mm,狹長似蚊,觸角末節、前胸、足為紅褐色至桔紅色,余藍黑色,具金屬光澤,頭前伸似象的鼻子,復眼半球形略突,黑色;觸角末節長大,雌蟲長卵形,長較其余9節之和略短,雄蟲末節為棒形,長于其余9節之和,前胸狹長,前胸后端1/3處縮入中胸似頸。鞘翅重合呈長卵形,寬于前胸,表面有不大明顯的22條縱向刻點,后翅寬且薄。足細長,腿節近棒狀。卵乳白色至黃白色,橢圓形,殼薄,表面具小凹點。末齡幼蟲體長5-8.5mm,頭部淺褐色,近長筒狀,兩端略小,略彎向腹側,胸部、腹部乳白色有稀疏白細毛,胸足退化,幼蟲共5齡;蛹長4.7-5.8mm,長卵形至近長卵形,乳白色,復眼紅色。

甘薯蟻象生活習性

浙江年生3-5代,廣西、福建4-6代,廣東南部、臺灣6-8代,廣州和廣西南寧無越冬現象。世代重疊。多以成、幼蟲、蛹越冬,成蟲多在薯塊、薯梗、枯葉、雜草、土縫、瓦礫下越冬,幼蟲、蛹則在薯塊、藤蔓中越冬,成蟲晝夜均可活動或取食,白天喜藏在葉背面為害葉脈、葉梗、莖蔓,也有的藏在地裂縫處為害薯梗,晚上在地面上爬行。卵喜產在露出土面的薯塊上,先把薯塊咬一小孔,把卵產在孔中,一孔一粒,每雌產卵80一253粒。初孵幼蟲蛀食薯塊或藤頭,有時一個薯塊內幼蟲多達數十只,少的幾只,通常每條薯道僅居幼蟲1只;浙江7-9月,廣州7-10月,福建晉江、同安一帶4-6月及7月下旬一9月受害重;廣西柳州1、2代主要為害薯苗,3代為害早薯,4、5代為害晚薯。氣候干燥炎熱、土壤龜裂、薯塊裸露對成蟲取食、產卵有利,易釀成猖獗為害。

甘薯蟻象寄主

成蟲寄主有甘薯、砂藤、蕹菜、五爪金龍、三裂葉藤、牽;、小旋花、月光花等,幼蟲寄主主要是甘薯、砂藤的粗莖和塊根。

甘薯蟻象為害特點

成蟲在田間或薯窖中嗜食薯塊,在受害薯內潛道中殘存成蟲、幼蟲和蛹及排泄物散出臭味,無法食用,損失率30%一70%。

甘薯蟻象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防止擴散。

(2)甘薯收獲后,有蟲薯塊、莖蔓、薯拐等,集中深埋或燒毀。

(3)實行輪作,有條件地區盡量實行水旱輪作。

(4)及時培土,防止薯塊裸露,注意選用受害輕的品種和地塊。

(5)化學防治。1、藥液浸苗。用50%殺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濕薯苗1分鐘,稍晾即可栽秧;2、毒餌誘殺。在早春或南方初冬,用小鮮薯或鮮薯塊、新鮮莖蔓置入50%殺螟松乳油500倍藥液中浸14-23小時,取出晾干,埋入事先挖好的小坑內,上面蓋草,每667m50一60個,隔5天換1次。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免責聲明
農資經銷商微信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花垣县| 牡丹江市| 辽中县| 台东市| 武汉市| 宁德市| 碌曲县| 岐山县| 涿鹿县| 塔河县| 禹城市| 德州市| 柳林县| 太谷县| 栾川县| 新田县| 云安县| 大冶市| 芜湖市| 慈溪市| 容城县| 渭南市| 康马县| 开平市| 邵东县| 金山区| 凤城市| 青海省| 恩平市| 涿鹿县| 山丹县| 铁力市| 玛纳斯县| 米脂县| 福泉市| 泰和县| 阿拉善左旗| 来凤县| 延寿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