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刺粉虱
發布時間:2014/6/19 16:46:43 瀏覽次數:14605次
柑橘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屬同翅目粉虱科。中國各產茶省均有分布。除為害茶外,還為害柑桔、油茶、梨、柿、葡萄等多種植物。若蟲寄生在茶樹葉背刺吸汁液,并誘發嚴重的煙煤病。病蟲交加,養分喪失,光合作用受阻,樹勢衰弱,芽葉稀瘦,以致枝葉枯竭,嚴重發生時甚至引起枯枝死樹。
柑橘黑刺粉虱的形態特征:
成蟲體橙黃色,薄敷白粉。復眼腎形紅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個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長0.25mm,基部鈍圓,具1小柄,直立附著在葉上,初乳白后變淡黃,孵化前灰黑色;若蟲體長0.7mm,黑色,體背上具刺毛14對,體周緣泌有明顯的白蠟圈;共3齡,初齡橢圓形淡黃色,體背生6根淺色刺毛,體漸變為灰至黑色,有光澤,體周緣分泌1圈白蠟質物;2齡黃黑色,體背具9對刺毛,體周緣白蠟圈明顯。蛹橢圓形,初乳黃漸變黑色。蛹殼橢圓形,長0.7—1.1mm,漆黑有光澤,殼邊鋸齒狀,周緣有較寬的白蠟邊,背面顯著隆起,胸部具9對長刺,腹部有10對長刺,兩側邊緣雌有長刺11對,雄10對。
柑橘黑刺粉虱的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4-5代,以2-3齡幼蟲在葉背越冬。發生不整齊,田間各種蟲態并存,在重慶越冬幼蟲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為成蟲,隨后產卵。各代十二齡幼蟲盛發期為5月至6月、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下旬成蟲多在早晨露水未干時羽化,初羽化時喜歡蔭蔽的環境,日間常在樹冠內幼嫩的枝葉上活動,有趨光性,可借風力傳播到遠方。羽化后2~3天,便可交尾產卵,多產在葉背,散生或密集成圓孤形。幼蟲孵化后作短距離爬行吸食。蛻皮后將皮留在體背上,以后每蛻一次皮均將上一次蛻的皮往上推而留于體背上。一生共蛻皮3次,2~3齡幼蟲固定為害,嚴重時排泄物增多,煤煙病嚴重。
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方法:
(1)剪除密集的蟲害枝,使果園通風透光,及時中耕、施肥、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蟲能力。
(2)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標為平均每張葉片有蟲2頭,即應防治。當1齡幼蟲占80%、2齡幼蟲占20%時即為防治適期。可選用40%樂果、50%馬拉硫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500~2000倍液。間隔期相應為10天、10天、5天、14天和6天。黑刺粉虱多在茶樹葉背,噴藥時要注意噴施均勻。發生嚴重的地區在成蟲盛發期也可進行防治。
(3)黑刺粉虱的天敵種類很多,包括寄生蜂、捕食性瓢蟲、寄生性真菌,應注意保護和利用。
柑橘黑剌粉虱又稱橘刺粉虱,是同翅目粉虱科害蟲。該蟲常群集于柑橘葉片背面吸食為害,嚴重時誘發煤煙病,致使枝、葉和果實表面覆蓋一層黑色灰塵,影響柑橘產量。 柑橘黑刺粉虱的形態特征: 成蟲體橙黃色,薄敷白粉。復眼腎形紅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個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長0.25mm,基部鈍圓,具1小柄,直立附著在葉上,初乳白后變淡黃,孵化前灰黑色;若蟲體長0.7mm,黑色,體背上具刺...【查看詳情】
柑橘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屬同翅目粉虱科。中國各產茶省均有分布。除為害茶外,還為害柑桔、油茶、梨、柿、葡萄等多種植物。若蟲寄生在茶樹葉背刺吸汁液,并誘發嚴重的煙煤病。 柑橘黑刺粉虱的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4-5代,以2-3齡幼蟲在葉背越冬。發生不整齊,田間各種蟲態并存,在重慶越冬幼蟲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為成蟲,隨后產卵。各代十二齡幼蟲盛發期為5月至6月、6...【查看詳情】
柑橘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若蟲寄生在茶樹葉背刺吸汁液,并誘發嚴重的煙煤病。病蟲交加,養分喪失,光合作用受阻,樹勢衰弱,芽葉稀瘦,以致枝葉枯竭,嚴重發生時甚至引起枯枝死樹。 柑橘黑刺粉虱的防治方法: (1)剪除密集的蟲害枝,使果園通風透光,及時中耕、施肥、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蟲能力。 (2)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標為平均每張葉片有蟲2頭,即應防治。當1齡幼蟲占80、2齡幼蟲占20時即為防...【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