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豚草
發布時間:2014/10/23 9:17:53 瀏覽次數:6438次
小麥豚草屬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艾葉破布草。分布在長江流域、東北、山東等地。是一種影響人類健康和農牧業生產的危險性雜草。
形態特征
莖直立,株高20—150cm,具分枝,有糙毛。葉對生或互生,1—2回羽狀分裂,裂片條狀具短糙毛。頭狀花序單性,雄頭狀花序居多,在枝頂形成總狀花序,總苞碟形,有波狀圓齒;雌頭狀花序無梗,生在雄頭狀花序下部葉腋處,2—3朵簇生或單生,各具一沒有花被的雌花。瘦果包在總苞內,總苞倒卵形,周圍具短喙5—8個,先端有錐狀喙。以種子隨作物、水流及交通工具攜帶進行傳播。
生態特點
生于荒地、路邊、水溝旁、田塊周圍或農田中。該草生活力強,適應性廣,種子產量高,耗水量和營養物質高,生長旺盛,遮蓋和壓抑作物,阻礙農業操作。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主要措施為人工拔除和人工割除。可根據不同地區氣候差異造成的豚草長勢不同,確定鏟除適宜時期,即豚草開花結實之前。但人工拔除費工大,難以全面,且處理不當,易造成人為攜帶和傳播的危險。
2、化學防治:針對非農田與農田不同地域,噴施草甘磷、農達、靈達或氟磺胺草醚水劑等滅生性除草劑殺死豚草。
3、生物防治:引進豚草天敵昆蟲——豚草卷蛾和廣聚螢葉甲進行生物防治,有良好效果。
4、植物替代:利用紫穗槐、早熟禾等進行替代控制;利用紫穗槐、早熟禾等進行替代控制,消滅荒地,種植作物,勤于管理。這些對豚草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