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縮葉病
發(fā)布時間:2014/1/20 11:14:48 瀏覽次數:22801次
桃縮葉病別名腫葉病,該病害在春季多雨低溫的時候下容易產生。該病害在國內各地的桃產區(qū)都會發(fā)生。特別是在南方各省發(fā)病相對嚴重。病害流行年份引起春梢的葉片大量早期脫落,不僅影響當年產量,而且常引起二次萌芽展葉,削弱樹勢,對第2年的產量也有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引起植株過早衰亡。內陸干旱地區(qū)很少發(fā)生。該病主要危害桃、碧桃、櫻桃、杏、李等。
桃縮葉病癥狀:
桃縮葉病主要為害幼嫩組織,其中以嫩葉為主,嫩梢、花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葉剛從芽鱗抽出即可受害,表現(xiàn)為病葉變厚膨脹,卷曲變形,顏色發(fā)紅。隨葉片逐漸展開,卷曲加重,病葉腫大肥厚,皺縮扭曲,質地變脆,呈紅褐色,上生一層灰白色粉狀物。枝梢受害呈黃綠色,病部肥腫,節(jié)間縮短,多形成簇生狀葉片。嚴重時病梢扭曲,生長停滯,整枝枯死。
桃縮葉病病原:
Taphrina deformans稱畸形外囊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桃縮葉病的傳播途徑及發(fā)病條件:
以子囊孢子在桃芽鱗片和樹皮上越夏,以厚壁的芽孢子在土中越冬。翌年春桃樹萌芽時,芽孢子萌發(fā),直接從表皮侵人或從氣孔侵入正在伸展的嫩葉,進行初侵染。一般不發(fā)生再侵染。一般在4月上旬展葉后開始發(fā)生,5月份為發(fā)病盛期。春季桃芽膨大和展葉期,由于葉片幼嫩易被感染,如遇10-16℃左右冷涼潮濕的陰雨天氣,往往促使該病流行。
桃縮葉病的防治方法:
1、做好土、肥、水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發(fā)病嚴重桃園應及時追肥,灌水,促進樹勢,增強樹體的抗病性。及時摘除病葉,集中燒毀果樹休眠期。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菌。
2、桃花芽露紅而未展開時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可噴施下列藥劑:5波美度石硫合劑;l:1:100倍式波爾多液;50%硫懸浮劑6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勝粉劑500倍液,就能控制初侵染的發(fā)生,效果很好。
桃縮葉病俗稱腫葉病,大多發(fā)生在春季多雨低溫時期,在國內各省份的桃園均有發(fā)生,該病主要危害桃、碧桃、櫻桃、杏、李等。 桃縮葉病的防治方法: 1、做好土、肥、水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發(fā)病嚴重桃園應及時追肥,灌水,促進樹勢,增強樹體的抗病性。及時摘除病葉,集中燒毀果樹休眠期。噴灑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病菌。 2、桃花芽露紅而未展開時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可噴施下列藥劑:5波美度...【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