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是沙質土,存不住水。”3月6日,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文新村,黃志華站在長堤上俯瞰,眼前一大片碧油油的小麥田,不遠處江水浩浩湯湯。作為江陵縣文村甲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的農戶,他承包的田塊毗鄰長江。因為土壤含沙量大、保水性差,黃志華常為水分和養分流失而煩心。然而,用上新型肥料能“保水保肥”,今年小麥、油菜的長勢喜人,讓他信心滿滿。
“旁邊這塊田的小麥,用的普通肥,葉片沒有我的綠,腳葉還發黃。”
“去年干旱,別人的油菜都干死了,我的綠油油,還長得粗。”
黃志華欣喜地展示并點贊道:“這個肥料對保水保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讓他贊不絕口的新型肥料,是湖北富來地金潤肥業有限公司(簡稱“富來地公司”)出品的γ-聚谷氨酸增效肥。2024年7月以來,該公司與湖北大學陳守文教授科研團隊合作,針對不同作物的需求特性,調整添加配比,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截至目前,已有適用于玉米、花生、小麥、油菜、水稻以及蔬菜瓜果的9種增效復合肥。
出品多種針對不同作物的γ-聚谷氨酸增效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莉霖攝)
“研究數據顯示,氮磷鉀的平均利用率可提高20%,能減少化肥用量10%至15%,同時提高作物產量10%至25%。”富來地公司的研發負責人徐正明介紹,γ-聚谷氨酸原來用于化妝品,主要功能是保濕;這種“鎖水保濕”特性用在農業種植,改善土壤結構也有奇效。
然而,γ-聚谷氨酸的價格較高,因成本問題限制,其在農業領域難以推廣。
“我們要把價格降下來,讓更多農戶用得起。”徐正明介紹,運用陳守文教授的微生物合成γ-聚谷氨酸專利技術,讓原料成本降下來。同時,該公司為了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主動降低毛利潤。“γ-聚谷氨酸的系列產品,每噸普遍下調500元至600元,一袋肥便宜15%。”
“過去,一年銷量不足2000噸,近八成用于經濟作物。今年前2個月,我們已經賣了2000噸。”徐正明欣喜地期冀,隨著銷量漲上去,與黃志華一樣獲益的農戶將越來越多,小麥、油菜、水稻等大田作物也能享用“增效”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