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收獲時間因各地氣候、溫度等條件的約束,過早和過晚收獲玉米都會導致玉米產量的變化,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玉米晚收怎樣做到增產增量?
做到玉米晚收增產,需謹記“六個一”即:
一看:看玉米生長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經歷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三個階段。因玉米與其他作物不同,籽粒著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脫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
一定:定玉米收獲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收獲期。有些農民擔心雨天影響秋收,耽誤冬小麥種植;有些農民更擔心自己果實被別人“搶走”,因此常常見到農民搶收現象。早收晚收都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驗證玉米是否進入完熟期,可以從外觀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葉片已變黃,基部葉片干枯,果穗黃葉呈黃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線消失,黑層出現,變硬,并呈現出本品種固有的色澤。
一推:推算玉米晚收時間。一般情況下,按玉米正常生育算,需期延長10天左右進行收獲為宜。
一收:收要快、要及時。提前看好天氣預報,安排好人員、車輛等預收前的各種準備工作,力爭一次性收獲完成。
一剝:收獲后不要進行堆垛,及時利用人工及時玉米剝皮機進行扒皮。
一脫晾: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聽天氣預報,在晴朗天氣進行晾曬,并及時進行脫粒晾曬,晾曬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為宜。
在春玉米區,由于不受后茬作物播種壓力的影響,只要農民改變觀念,把現行的收獲期推遲5~15天,就可挖掘出玉米10%~15%的增產潛力。而在關中夏玉米區,玉米收獲在國慶節前后,如果延至10月15日前后,就可增產15%左右。
玉米什么時候成熟,各地玉米收獲時間需要根據玉米生長情況,以及有關農業專家來定,過早過晚收獲,都會影響玉米產量的。玉米收獲前一定要做好防雨澇、防早收、防倒伏等后期的工作,豐收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