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麻山藥收獲的時節,麻山藥一般畝產塊根2500~3500公斤,畝純收入在6000元以上,行情好時,高產地塊畝產值突破萬元,所以種植麻山藥是農民增收的好路子。那么我國有哪些地方種植麻山藥?麻山藥產地分布在哪里?
麻山藥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或為栽培。
麻山藥分布范圍
分布于東北、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450-1000米)、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西北部、貴州、去南北部、四川(700-500米)、甘肅東部(950-1100米)、陜西南部(350-1500米)等地。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麻山藥種植產地分布
1、保定蠡縣
蠡縣位于保定市東南45公里,京、津、石三角腹地,保定、滄州、衡水三市交界處。由于“蠡縣”字比較難寫,為了書寫簡便就寫成“里縣”,兩個字都用,約定俗成。
蠡縣麻山藥的種植歷史近3000年。據《蠡縣水利志》等文獻記載,潴瀧河蠡縣段多次泛濫決口,經長期沖淤形成了土層疏松的沙壤質潮土,為栽培麻山藥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蠡縣有1.6萬公頃沙壤土適種麻山藥,獨特的土質結構、適宜的光熱條件、傳統的生產工藝,形成了蠡縣產麻山藥的優良品質:蛋白質含量高達1.5%,含糖量低于15%,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鈣、鋅等微量元素,尤其是硒的含量是同類產品的數十倍。
潴龍河沿岸的孟嘗,鮑墟等村落的沙土地非常適合麻山藥的生產,現今已經形成產業化規模。這里人均農業耕地較多,而且承包土地的制度也讓附近沒有沙土地能種植麻山藥的村子也來孟嘗等地種植。
2、保定清苑
清苑縣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西倚太行山,東臨白洋淀,三面環繞古城保定,為國家優質小麥基地縣和花生出口基地縣。京石高速公路、京廣鐵路、107國道及保衡、保新、保滄等多條省級公路貫穿全境。自古就有“北臨三關,南通九省”之譽。全縣共轄18個鄉鎮,1個辦事處,266個行政村,總面積863平方公里,耕地86萬畝, 人口62萬。
在清苑縣大莊鎮東孟莊,徐莊,張良莊,南楊橋(高陽、蠡縣和清苑三縣交界處)一帶,人多地少,平均一人七分地,種植大田作物村民生活難以為繼。因此在東孟莊、南楊橋等村委會的聯合帶領下,赴全國考察之后,因地制宜,為村民引進了適合華北平原氣候的麻山藥種植技術。在河北農業大學侯寶林等一批教授親自下田傳授種植技術的指導下,開始大面積種植麻山藥,十來年逐步興起,帶動村民致富。
3、衡水安平
安平縣位于衡水市。其下轄的曹莊麻山藥種植歷史悠久。潴瀧河沿岸有適種沙質地25萬畝,2010年全縣麻山藥種植達2500多畝。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營養保健作用越來越重視,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食藥兩種功能的麻山藥及其加工制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安平縣縣委、縣政府看準廣闊的市場前景,利用本地資源和技術優勢,引導農戶擴大種植規模,推進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同時成立了麻山藥辦公室和麻山藥協會,建立了由16個相關單位組成的麻山藥聯席會制度,強化服務,通過創品牌、扶植龍頭加工企業、提高就地轉化率等舉措,促使其成為富民立縣的支柱產業。
4、河南焦作
河南焦作大面積種植懷山藥,尤其以鐵棍山藥聞名全國。
5、江蘇泰興
江蘇種植麻山藥尤其以技術種植聞明。如無土栽培種植麻山藥,在房頂種植麻山藥(此種技術讓麻山藥長在空中,減少其阻力,以免麻山藥變形)等等。
我國有哪些地方種植麻山藥?麻山藥產地分布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近年來,麻山藥因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可以菜藥兼用等特點,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