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病是菠蘿種植過程中的灰滅性病害,發生黑心病的果實品質顯著降低,耐儲能力大幅度縮減,商品性降低甚至喪失,給種植戶以及收果商帶來嚴重的損失。那么,菠蘿為什么會黑心呢?該如何預防呢?
什么是菠蘿黑心病?
菠蘿黑心病,也叫內生褐斑病、內部褐化病及小果褐腐病等。患黑心病的菠蘿果實外部無明顯癥狀,剖開后,緊靠中軸的果肉變褐,甚至變黑,故又稱“內部褐斑病”。通常小果先出現褐斑,后褐斑互相連結,色澤漸深,并向果髓發展,***終果髓變黑,甚至果肉也部分變黑,果實外表并無異狀,聞之仍具菠蘿香味。
菠蘿黑心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菠蘿黑心病的主要特征是果內褐變。褐變是在多氧化酶、 過氧化物酶等酶的作用下,使組織內酚類物質氧化為醌,然后經非酶促聚合成黑色素而使組織變成褐色的復雜生理過程。褐變是菠蘿果實發生黑心病的實質性原因。所以說,菠蘿黑心病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一種復雜生理變化過程的病害。
引起菠蘿黑心病發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與溫度有關。溫度低于22℃-25℃的冷害會引起菠蘿果實內部生理失調,此條件下,貯藏和留果時間越長,發病率越高。
2、與調節劑不當使用有關。種植戶為了提高菠蘿產量,過度使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霉酸、萘乙酸),會影響菠蘿果實生長,降低抗性。
3、與果期生長缺鈣、鉀等礦質營養元素有關。鉀在植物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能夠促進蛋白質、糖類的合成,也能促進糖的運輸,起到增甜的效果,能增強細胞保水力,提高抗逆性。而鈣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是組成植物細胞壁胞間層中果膠鈣的重要成分,具有穩定細胞膜、解毒、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的功能。
4、與果實成熟度以及冠芽生長情況有關。菠蘿冠芽能調節果內激素分配和生理變化過程,對貯藏期間黑心病的發生具有抑制作用。菠蘿成熟度越高,黑心病發生概率越大。
如何預防和減輕菠蘿黑心病發生?
1、培育和栽培抗病能力較強的菠蘿品種,從源頭上減少菠蘿黑心病的發生。
2、應特別注意,在膨果期和果實生長后期,注重補充鈣、鉀肥。可結合施用膨果肥撒施高鉀型松爾肥或施它、雨陽等高鉀型水溶肥;葉面噴施“國光甲+國光絡佳鈣”,間隔7-10天噴1次,噴2-3次。
3、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菠蘿果實膨大的過程是細胞不斷分裂和細胞內含物填充的過程,只有合理使用赤霉酸、萘乙酸,才能促進菠蘿果實適當生長,頂苗健壯,果實品質提高。不能一味追求大果而過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且應合理搭配肥料使用。
4、調整菠蘿果實成熟季節,盡量避免冬采菠蘿,如為冬采菠蘿,更應注意加強預防措施;控制果實采收成熟度,根據市場要求和運輸距離長短等,合理催紅催熟,及時催,及時采,留果時間不宜長。
以上就是菠蘿黑心病危害巨大,不得不防,菠蘿黑心病預防措施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