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來,國內棉企開秤數量明顯增加,山東、河北、湖北等地部分軋花企業已經開始加工新棉。由于當前日收購量不大,棉企多以階段性加工為主。內地部分棉農已經開始二次采摘,而新疆機采棉也已開始零星采收。從目前來看,新棉價格略高于市場預期。
從內地籽棉的采收情況來看,因棉農多為中小規模種植,籽棉集中交售壓力不大,而且可以根據市場價格選擇是否需要在今年進行全部售賣,所以一些地區惜售現象比較突出,軋花企業就算提高收購價格,也未達到理想的收購效果。同時,由于地產棉加工利潤并不高,部分企業只能赴疆進行采收加工。當前,大部分地產棉標準級收購價格在3.0-3.2元/斤,略高于前期預估的3元/斤。
隨著疆內棉花吐絮數量的增加,手摘棉交售已經遍及南北疆,交售價格區間在5.8-7.1元/公斤,價格差距較大,高價沖破6.5元/公斤,使眾多企業驚呼不已。其上漲主要原因集中在這幾方面:一是籽棉衣分較高,質量升水帶來價格上漲;二是軋花企業加工用途不同,進而對成本控制也有差異,民用棉企業收購價格明顯高于紡棉企業;三是部分棉企與棉農簽訂預購協議,以優質優價提高棉花質量優勢,以期達到較強的競爭優勢,棉企間競爭刺激了高價的出現。此外,近期機采棉也零星開始采收。當前,機采棉采收主要集中于北疆地區,交售價格集中于5.0-5.1元/公斤,此前部分市場人士預計價格不會超過5元/公斤。
現在內地新棉價格運行相對平穩,但新疆市場價格還未形成共識。根據部分疆內棉企反饋,現在籽棉價格高于預期,棉籽等副產品尚未有明確價格,所以暫時會以“先收購后定價”的方式來規避風險。(來源:新疆農資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