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大豆都去哪里了呢?
大豆的去向總共就三個方面,或者是在種植大豆的農戶手中,或者是在大豆深加工企業手中,再或者就是在大豆貿易商手中,而據了解因為今年的大豆價格比較理想,農戶賣豆的積極性還比較高,目前8成的農戶都把大豆賣掉了,現在農戶手中還剩下2成左右。而深加工企業方面收購量也在3成左右,剩下的5成都在貿易商手中。不僅貿易商手中有大豆,還有一些其他行業的資金也在大豆市場中。
不過從央視曝光后,目前,大豆市場出現了不一樣的走勢,此前持續高位運行的大豆價格開始下跌,豆一2201期貨價格大跌4.38%,這是下跌調整還是進入下跌通道了呢?對于后續價格業內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看漲有人看跌,而眾多觀點則覺得大豆價格是比較懸的,畢竟現在的價格有很多的炒作因素,企業因為大豆價格高虧損已經停止了加工,沒有了需求量的支撐價格下跌是早晚的事,而且一跌可能就不是一分兩分得跌,而是一毛甚至幾毛的跌。
現在手里還有大豆的農戶,建議早日出手,都已經被央視盯上了,價格想再大漲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大豆市場有兩個上漲的階段,一個階段是今年年初到七月份時大豆有一波上漲,市場價格從4000元/噸漲到了5600元/噸左右,第二波是從新季大豆上市以來,從開秤價格4000元/噸,漲到了現在5400元/噸左右。
近幾天我們也看到了國產大豆的市場收購價格有所回調,整體的回調幅度相對來說比較小,而且回調僅兩三天的時間,繼續下調的動力也就不足了。
今年新季大豆上漲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今年九月底十月初的時候,受到了臺風強降雨的影響,大豆比往年上市推遲了15到20天左右,加工企業的庫存比較低,為了補庫收購的意愿比較積極,各企業開始搶收大豆,推高了大豆的市場價格。
2、農戶的惜售心理較強,尤其是在年初到7月份的時候,一波大幅度的上漲,讓農戶對今年大豆的市場價格抱有期待,貿易商在入市搶糧后,也有一個持糧待漲的心理,這樣就增加了企業收購的難度,不得不提高收購價格。
3、雖然我國的大豆是處于增產的狀態,但是部分地區是有減產的情況的,主要體現在安徽、湖北等地區,再加上大豆質量有所下滑,優質高蛋白大豆糧源減少,入市搶豆的主體為了爭搶糧源,對價格的提振也來了影響。
4、臨儲大豆的經過了18年和19年的投放,庫存基本已經見底,雖然還有一部分輪換都和一次性儲備大豆,但是總量是大幅度下滑的,能夠投放的大豆并沒有多少,對市場的供需調控手段較弱。
5、我們在上一篇中提到了進口大豆的難度增加,數量減少,整體的市場供應是較往年減少的,導致了大豆市場糧源偏緊,尤其是各地的港口地區。
6、今年大豆價格的上漲跟資金炒作也有很大的關系,行業外主體攜資金入市搶豆,不斷推高市場價格,再加上期貨一路攀高,助漲了市場大豆現貨的價格。
雖然大豆上漲的因素很多,但是與整個大豆市場基本面是相符合的,國產大豆的供應偏緊,甚至可以說有一定的缺口,在這個基本面上是支持大豆上漲的,是具有合理性的上漲。
東北大豆目前普遍下調:
大豆價格下調的原因看,主要在于下游需求比較疲弱,拿貨的積極性大幅降低。面對目前高企的價格,下游企業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采購,才會開機生產來維護下游的客戶。否則,企業寧可停產,這樣オ能減少損失。下游食品企業和加工企業在大豆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生存面臨危機。但是問題來了,今年國產大豆大豐收,為什么還會出現如此窘境呢?
下面我們比較一下舊季大豆和新季大豆上漲的主因,來分析下后續大豆價格還能否堅挺?
一,舊季大豆和新季大豆價格上漲的原因不同
舊季大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2019/20年度國產大豆出現減產,黑龍江產區當季低溫寡照多雨對于單產形成了不小的破環,單產下降二三成。當年的實際產量明顯要低于國家公布的數據,大豆天下網預計實際產量在1400-1500萬噸左右。大豆產量的下降導致2020年前10個月國內出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市場缺口在100萬噸左右。6月份開始通過中儲糧拍賣大豆補給市場,オ得以讓市場回歸平衡。但是,2020/22年度是個豐收年,雖然臺風三次到訪黑龍江,但是對于單產影響有限。預計今年大豆產量在16001700萬噸,和去年相比增加大概200萬噸的產量。農戶惜售、資本囤積是新季大豆上漲的主導因素。新季大豆上漲的基礎并不牢靠。
二,農戶端將不再主導市場
從目前大豆市場的流通格局分析,農戶手中的余糧在2-3成,中間環節4-5成,流向終端市場的3成。春節前農戶售糧基本完畢,想賣的基本陸續都賣掉了,農戶端的這種情和往年春節前的情況類似,后期將不再作為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龐大的中間渠道庫存將是后期的主導因素,中間渠道庫存又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貿易商庫存,另一方面是囤糧資本。從糧資本方面看,目前70-80%的資金都來自于融資性貿易,借助大企業的資本來完成收購。其實,融資性貿易是國家不允許的,一旦國家嚴査,回籠資金,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畢竟這塊權限是掌握在國家手中的。第三,囤糧資本導致大豆市場出現不健康發展
大規模的囤糧讓大豆價格居高不下,由此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不利。大豆儲備企業無法收購足夠的大豆儲備;而糧食加工企業又無法以較低的價格收購大豆,造成下游行業生存危機。近一個半月,中央接連出臺反壟斷政策及多次反壟斷表態,當然也許對于大豆是巧合,但也說明反壟斷是解決這問題的根本。因此,綜合來看,大豆價格想再大漲的可能性不大。來源:農業農村新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