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和華北主產區面臨春耕備耕,農戶準備賣糧變現,短期內玉米價格有回落可能,但國內玉米市場利好因素較多,全年價格有望以漲為主。“農業農村部玉米市場監測預警團隊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洋分析。
”從下游需求看,生豬存欄維持高位,玉米飼用消費旺盛,玉米深加工產能繼續擴張,加工企業利潤好轉,開工率回升,均將拉動玉米需求穩中有升。“王洋介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4年4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為4078萬頭,季環比增0.4%,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生豬存欄42743萬頭,季環比增0.1%。截至1月底,2024/25年度玉米淀粉行業平均開工率69%,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從進口看,進口玉米數量大幅下降,外部壓力明顯緩解。“王洋介紹,據海關總署發布數據,2024年12月份我國進口玉米34萬噸,同比減少93%;進口高粱37萬噸,同比增加7%;進口大麥77萬噸,同比減少53%。全年玉米累計進口1364萬噸,同比減少50%;進口高粱866萬噸,同比增加66%;進口大麥1424萬噸,同比增加26%。”高粱和大麥進口增加量比玉米進口減少量還少712萬噸,意味著玉米及替代品總量下降700多萬噸。2025年玉米進口量有望繼續下降,回到720萬噸配額水平以下,國內玉米市場供求將恢復‘緊平衡’,對價格回升形成有力支撐。“王洋分析。
”從國際市場看,乙醇生產保持強勁,國際玉米需求旺盛,傳導拉動國內看漲預期。“王鍶賢表示,2月24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收盤每蒲式耳497美分,較去年12月低點上漲15.1%;美灣近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離岸價為每噸229美元,折人民幣每噸1659元,到我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每噸2339元,比錦州港國標二等收購均價每噸高169元。
”從政策看,收儲調控力度大,有效提振市場信心。“王鍶賢介紹,2月3日,中儲糧集團發布增儲國產玉米的通知,在東北地區增設收儲庫點30多家。截至目前,中儲糧共計發布公開收儲庫點206家,”風向標“作用明顯。2月5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對進一步做好玉米收購工作作出安排,強調要強化玉米收購統籌組織,多措并舉提高企業收儲建庫的積極性。
”在需求回升、進口下降、國際拉動、政策托底等共同作用下,2025年我國玉米市場將在經歷2年多持續調整后,進入周期性上行通道。“為此,王洋建議廣大農民朋友密切關注市場行情,把握好售糧時機,爭取獲得理想收益。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