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農技中心預測,2025年全國花生重大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1億畝次,花生葉斑病、棉鈴蟲、地下害蟲在局部地區偏重發生。為做好2025年花生病蟲害防治工作,全國農技中心特制定本方案。
花生病蟲害防控策略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推廣抗(耐)性品種,綜合應用健康栽培、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等技術措施,科學使用高效低風險農藥,推進花生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確保花生生產和質量。
花生病蟲害防控對象
重點防控地下害蟲、甜菜夜蛾、褐斑病、白絹病、莖腐病,兼顧根腐病、黑斑病、網斑病、果腐病、銹病、青枯病、棉鈴蟲、斜紋夜蛾、蚜蟲、薊馬、葉螨等。
花生病蟲害防控措施
1.播種期。重點防治土傳病害、地下害蟲等。因地制宜與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輪作,適時深耕。選用抗(耐)性優質高產品種,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根據土傳病害、地下害蟲、刺吸性害蟲的發生情況,選用咯菌腈、精甲·咯·嘧菌等殺菌劑和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等殺蟲劑合理混配進行種子處理。拌種時可加入蕓苔素內酯、吲哚丁酸或糠氨基嘌呤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或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誘抗劑,促進植株生長發育,增強抗逆抗病蟲能力。播種時可溝施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防治地下害蟲。
2.苗期。重點防治莖腐病、根腐病、刺吸性害蟲等。在莖腐病、根腐病等發病初期選用四霉素、噻呋·戊唑醇、噻呋·吡唑酯等殺菌劑噴施植株莖基部;蚜蟲、薊馬、葉螨等刺吸性害蟲選用溴氰菊酯等殺蟲劑噴霧防治,同時預防蟲傳病毒病;蠐螬、金針蟲、地老虎可選用氟氯氰菊酯噴淋灌根,也可用顆粒劑拌沙土撒施。
3.開花下針至飽果成熟期。重點防治葉部、根莖部病害及鱗翅目害蟲等。在褐斑病、黑斑病、網斑病、銹病等葉部病害發生初期,選用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霉素等生物農藥或選用唑醚·氟環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化學藥劑噴霧防治;花生封壟前,選用枯草芽孢桿菌、噻呋酰胺、氟胺·嘧菌酯、噻呋·戊唑醇或氟酰胺等殺菌劑噴淋花生莖基部,預防控制白絹病、根腐病、莖腐病、果腐病。注意合理排灌,保持適宜田間濕度。
在甜菜夜蛾、棉鈴蟲、斜紋夜蛾、地老虎等發生期,使用殺蟲燈、性誘劑、食誘劑等誘殺成蟲,選用溴氰菊酯、氰戊·馬拉松等防治幼蟲;花生莢果期選用辛硫磷顆粒劑或噻蟲胺顆粒劑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
對植株密、長勢旺的花生田,開花下針期合理使用烯效唑、調環酸鈣或多唑·甲哌鎓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控旺。
花生病蟲害防控注意事項
(一)在病蟲害發生初期優先選用生物、物理等非化學防治措施,注意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二)使用性誘劑誘殺宜大面積連片使用,不同害蟲的誘芯不能放置于同一誘捕器內。
(三)使用燈光誘殺應在害蟲成蟲羽化高峰期和夜間活躍時段使用,盡量減少對天敵和非靶標生物影響。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