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描述
【產品說明】:
渝糯7號-科光種苗
早熟,生育期約93天,株高232厘米,果穗長錐型。籽粒乳白色,硬粒型,品質優,糯性極好,畝產鮮穗約1000千克左右。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2003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審定區域包括西南、東南、黃淮海三大區域共19個省市。2005年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品種主要性狀:
(1)黃淮海區:株高263厘米,穗位高131厘米,雙穗率4.7%,株型半緊湊,保綠度67%。果穗圓錐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穗長17.3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數16.1厘米,行粒數32.1,禿尖長度1.2厘米。采鮮果穗期78天左右,生育期93天。
(2)西南區:株型半緊湊,株高243.8厘米,穗位高110.3厘米,保綠度73.1%,抗倒性能中等。穗長16.9厘米,穗粗4.7厘米,禿尖長1.2厘米,穗行數16.2,行粒數31.9,百粒重25.5克,出籽率67.3%,果穗圓錐形,籽粒白色,半硬粒型。生育期103天。鮮穗種皮較薄,外觀、色澤、飽滿度、柔嫩性和食味性均好,品質優良。外觀品質好,飽滿度、柔嫩度好,蒸煮食味口感好,粘度高,皮薄。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測,容重738克/升,粗蛋白10.57%,粗脂肪5.76%,粗淀粉68.35%,賴氨酸0.45%,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97.94%。達到糯玉米標準(NY/T524-2002)。
(3)東南鮮食糯玉米區試表現: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32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花藥淺紫色,穎殼淺紫色,花絲紅色。果穗長錐型,穗長18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白色,籽粒白色,粒型為硬粒,百粒重30克。出苗至成熟94天,比蘇玉糯1號晚3天,需有效積溫2200℃。糯性、色澤為1級,感官品質、氣味、風味、柔嫩性均為2級,皮稍厚。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5.52%,賴氨酸含量0.3%,粗淀粉含量70.64%,全部為支鏈淀粉。達到糯玉米標準(NY/T524-2002)。
適應性:
(1)在黃淮海區,經黃河北省植保所鑒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高抗彎孢菌葉斑病、矮花葉病、莖腐病,中抗玉米螟,感黑粉病;2000~2001年參加黃淮海特種玉米B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鮮果穗畝產量805.4公斤。
(2)在西南區,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高抗玉米螟,抗莖腐病和矮花葉病,中抗紋枯病,感大、小斑病,高感絲黑穗病;2000~2001年參加西南特種玉米B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鮮果穗畝產量963公斤。
(3)在東南鮮食糯玉米區,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黑粉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矮花葉病,中抗紋枯病,感玉米螟;2001~2002年參加東南鮮食糯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001年平均鮮果穗畝產858.2公斤,比蘇玉糯1號增產16.1%;2002年平均鮮果穗畝產799.1公斤,比蘇玉糯1號增產19.8%。
主要栽培措施:
黃淮海和西南區注意隔離種植,春、夏、秋播均可,畝栽3200~4000株,重施拔節孕穗肥,吐絲后23~25天及時采收。作東南鮮食糯玉米種植每畝適宜密度3200~4000株,注意防治矮花葉病、黑粉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蟲害。適宜地區春秋兩季均可種植,春季提早或秋季延遲種植,均應采取保護設施栽培,但應防止過早或過晚播種影響收成。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在浙江、上海、廣西、安徽南部種植。矮花葉病重發地塊慎用,適宜在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的平壩或淺丘地區、浙江、上海、廣西、安徽南部、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陜西夏玉米區作鮮食糯玉米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