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常見的病害之一,發病率較其它病害而言高 尤其是重茬地 土壤改良不好根腐病更為嚴重。草莓田里土壤溫度低,濕度高易發紅中柱根腐病,6--10℃易發病,高于25℃則不發病。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易發病,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塊發病重。發病癥狀紅中柱根腐病即為草莓根腐病,常見有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急性型多在春夏兩季發生,雨后葉尖突然萎凋,不久呈青枯狀,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發生,下部老葉葉緣變紫紅色或紫褐色,逐漸向上擴展,全株萎蔫或枯死。檢視根部可見根系變褐腐朽,易拔起,剖開主根,中心柱變為赤褐色。草莓根腐病防治措施:1、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控制氮肥投入(包括雞鴨糞便)。增施有機肥和土壤調理劑-奧農樂,提高土壤透氣性,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重茬危害。2、如果錯過了施有機肥和土壤調理劑的機會,可以在平時每次澆水時候沖施腐殖酸鉀-肥爾特樂+菌劑-地力旺,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板結、鹽漬化、酸化癥狀(但不是用一次就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需要每年沖施3-4次,連續用2-3年)。增加土壤有益菌數量,減少有害菌。每次少用、勤用。通過改良土壤,減少死棵等土傳病害的發生。3、周年用青枯立枯、沃豐素噴霧,可以連續使用,不會有抗藥性。而且周年用藥葉片濃綠,抗病能力強,不僅能預防根腐病、炭疽病,對白粉病、葉斑病、莖基腐病、菌核病、枯萎病等都有統防統治的作用。4、對于已經出現死棵的,采用如下的控制方案:1、實行輪作倒茬,在無病地育苗,草莓田要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2、選用抗病品種,田間管理。采用高洼或起垅栽培,盡可能覆蓋地膜,有利于提高低溫,減少發病。雨后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3、青枯立克75-200ml+大蒜油15ml+沃豐素25ml+有機硅+甲霜惡霉靈15ml兌水30斤進行均勻灌根(同時噴霧效果更佳),3天1次,連用2-3次,根據發病情況適當提高用藥濃度;噴霧時中柱處多噴幾秒,病情控制后,轉為預防。一、發病的主要原因1、苗子本身帶病。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很多人都買脫毒苗。大部分草莓苗在種之前都會用藥蘸根或泡盤,給根系殺菌,可以用青枯立克+地力旺蘸根或泡盤,在殺菌同時能促進傷口的愈合,降低根系被病菌感染的概率。2、土壤問題。(1)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造成大面積燒根,根系發黑,不長。(2)施用過多氮肥,包括含氮量高的雞糞、鴨糞等,苗旺長,根系活力差,營養不均衡,吸收的微量元素有限,葉子發黃。(3)土壤鹽漬化。土壤鹽分過高,根系不能下扎,營養吸收不上。之前有農戶反饋,苗子栽下去半個多月一直不見長,拔出來看根系都變黑了,沒長新根,究其原因就是土壤鹽分濃度過高。(4)土壤板結、酸化。氮肥施用過多、常年大水漫灌,土壤板結,有些長滿青苔。這樣造成土壤不透氣,根系呼吸能力差,吸水吸肥能力都下降,長期這樣,根系生長不良,很容易死棵。(5)連作種植。一塊地常年種,病菌在土中積累,根系分泌的毒素也日積月累。這樣的土壤怎么能養出好根系呢?3、地勢低洼。有些草莓種在地勢偏低的地塊,易積攢雨水導致澇根,根系被水泡了,呼吸不暢,根系發黑導致死棵。4、農事操作在根系留下傷口,病菌趁機入侵,導致根腐病、炭疽病等的發生。炭疽病除了在葉子上、桿上表現癥狀外,發病嚴重的根系也會變色,從外向里變色發黑、死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