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彭水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地處大婁山北緣,烏江下游及其支流郁江中下游。毗鄰兩省九區(qū)(市)縣,北以豐都縣和石柱土..." />
地理位置
彭水縣位于重慶市東南部,地處大婁山北緣,烏江下游及其支流郁江中下游。毗鄰兩省九區(qū)(市)縣,北以豐都縣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以及湖北省利川市為鄰,東連黔江區(qū),東南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接貴州省沿河、務川、道真縣,西鄰武隆縣。幅員面積3905平方公里(5856385畝),處北緯28°57′-29°50′,東經(jīng)107°48′-108°35′之間,東西寬約78公里,南北長約96公里。縣駐地漢葭,海拔245米,處縣之中部偏西,當烏、郁兩江交匯處。距重慶207公里。
地質(zhì)地貌
彭水全境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為構(gòu)造剝蝕的中、低山地形。地貌類型復雜,“兩山夾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地形地貌受北北東向構(gòu)造控制,主要山脈呈北北東向延伸,成層現(xiàn)象明顯,谷地、坡麓、巖溶洼地及小型山間盆地相間,逆順地貌并存。各類地貌中丘陵河谷區(qū)占13.39%,低山區(qū)占52.88%,中山區(qū)占34.03%。
氣候特征
彭水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qū),多年平均氣溫17.50℃,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20毫米,年均蒸發(fā)量950.40毫米,年均氣壓978.60百帕毫巴,無霜期311天。總的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霧多,春來較早多夜雨,夏季炎熱多伏旱,秋季涼爽多綿雨,冬無嚴寒少霜雪。無霜期長,具有典型的季風氣候特征。早春季節(jié),冷空氣活動頻繁,常有局部大風、冰雹;初夏常有連陰雨;盛夏多伏旱,常有酷暑;秋季多綿雨;冬季少雪無嚴寒,日平均氣溫都在0℃以上。
彭水氣候的另一特點是,立體差異大: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氣溫便遞減0.46-0.55℃;年積溫約下降200℃左右。年無霜期由沿江河谷的312天,遞減到中山區(qū)的235天。年日照時數(shù),低中山區(qū)受山脊和云霧阻擋,要比平壩約少四分之一。
河流
烏江由東南向西橫貫縣境,境內(nèi)流長68公里。有郁江、長溪河、芙蓉江、木棕河等大小支流20余條。地下水豐富,淡水資源總量481.4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74.36萬千瓦,居全市首位,為重慶市能源基地縣。
面積
全縣幅員面積39.3平方公里。轄10個鎮(zhèn)、29個鄉(xiāng),26個居民委員會、274個村民委員會,184個居民小組、1785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縣總?cè)丝?47951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61946人,以苗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占61.7%。
旅游資源
境內(nèi)山清水秀,蘊含豐富的旅游資源。郁山鹽丹文化、鞍子廟寨、烏江畫廊、阿依河風景區(qū)、茂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等人文風光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