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第四屆“十佳農民”暨第二屆“十佳農技推廣標兵”評選活動上獲悉,得到農業科學院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原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大力支持的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農民趙玉國獲評“十佳農民”稱號。
日前,從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第四屆“全國十佳農民”暨第二屆“全國十佳農技推廣標兵”評選活動上獲悉,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原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大力支持的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農民趙玉國獲評“全國十佳農民”稱號。
據悉,趙玉國是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張莊玉米新品種推廣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目前土地經營規模3.1萬畝。他的合作社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1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伊始。趙玉國的合作社作為東北春玉米區的試驗基地,按照作物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為其量身制定的針對性技術方案,開啟了科技種田的歷程,在5年時間里,先后試驗并實施了玉米密植群體調控栽培技術、增效與免耕技術、全程機械化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玉-玉-豆輪作技術、籽粒收獲與烘干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信息化管理技術等技術方案,其中多項技術首次在遼寧落地。
趙玉國說,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才能給農民帶來更為豐厚的利潤。農科院的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充分發揮了科技、品種、機械化等方面的優勢,使當地玉米產量大幅增加,帶動了合作社周邊2萬多農民增收。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多項新技術的應用效果展示了農業科技的力量,了玉米生產技術的發展,合作社成了當地技術推廣基地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自己也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農村創業致富的帶頭人。
趙玉國說,韓長賦部長希望“全國十佳農民”帶領廣大農民擼起袖子加油干,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展望未來,趙玉國表示信心滿滿,他希望玉米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工作能夠長期落戶當地合作社,期盼中國農科院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的專家們能夠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技術指導,繼續做好廣大農民的堅強后盾。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