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施用一定要得當,量一定要把握好,不要盲目把土壤喂的太飽,土壤肥料過盛不僅不會提升土壤的使用效率,反而起到不好的影響,接下來小編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下土壤。
植物和人一樣,吃得太飽不僅不利于成長,而且會不利于健康。據全國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張福鎖教授介紹,施肥過量對莊稼造成危害的結果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現,就必然導致糧食減產;另一個是容易發生病蟲害,氮肥施用過多,會使植物抗病蟲能力減弱,易遭病蟲侵染。
據調查,大氣里面隨著降雨、沙塵暴等自然現象降下來的氮素,1公頃可以達到80千克,而高產小麥1公頃才需要160-180千克氮素。也就是說種在土地中的小麥僅從大氣中就獲得近一半的養分。植物從大氣中通過葉片的氣孔吸進二氧化碳,與根系吸收的水分生成碳水化合物,并釋放出氧氣和熱量,這一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進一步合成淀粉、脂肪、纖維素或氨基酸、蛋白質、原生質或者核酸、葉綠素、維生素以及其他各種生命必需物質,并由這些物質構造出植物體來。
如果仍按照以前的肥料用量施肥,就會造成施肥過量。過多施用的肥料量超過土壤的保持能力時,就會流入周圍的水中,形成農業面源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滋生,繼而破壞水環境。費大量緊缺資源
氮、磷、鉀是植物所需營養的“三要素”。大氣中的氮氣是絕大多數莊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態,必須通過消耗大量能源把它變成氨氣態活性氮,轉化成能夠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態作為肥料。過去生產氮肥主要以石油為原料,現在靠天然氣和煤。這些能源都是我國的緊缺資源,這也正是化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01.要加強和完善配方
施肥中的各項技術措施。在配方施肥過程中要充分完善施肥參數,如單位產量養分吸收量、土壤養分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等,這些參數隨生產條件的變化亦在不斷改變,在原來化驗土壤、植物營養需求的基礎上,新增環境條件分析項目(如水質、土壤有害物質含量、化肥農藥污染等),來不斷充實完善施肥參數,優化配方施肥。
02. 增施有機肥
發酵腐熟的農家肥、成品有機肥,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從而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助于促進作物的生長和提高農產品的品質。
03. 加大對微肥及生物肥料的利用
微肥能平衡作物所需的養分,而生物肥料又能通過自身所含有的微生物分泌生理活性物質,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鉀、分解土壤中的其它微量養分,提高化肥和有機肥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使土壤能供給作物各種養分,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同時還能分解土壤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和殺死有害菌群,減少化肥、農藥的殘留量及有害病菌。時科碳能生物菌肥,通過微生物轉化,以微生物治理有害菌群,吸附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恢復土壤活力,事半功倍。
04. 協調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之間的關系
人們在配方施肥中,往往重視氮、磷、鉀等大量元素的使用,而忽視了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施微量元素或噴施微量元素生長劑及復合生物生長劑,都能使養分平衡供應,促進作物體內營養快速轉化,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是促使作物抗病、防病并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的好方法。
看到這里您是否已經了解及掌握了土壤的肥料達到什么程度,過盛過旺有什么影響,希望小編講的東西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