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綠肥都不是太了解,大家要加強提高對綠肥作用的認識。綠肥是我國傳統農業傳承下來的骨髓,曾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三十年來,種植利用處于自生自滅狀態,人才隊伍迅速流失。相當長時間內,國家政策性投入和引導不,農民種植利用綠肥的積極性不高。歷史上,綠肥種植面積曾經達到約0.10億-0.15億hm2,并持續穩定多年,而當前樂觀的估計只有0.02億-0.03億hm2。
開發綠肥綜合利用新模式。綠肥的種植、利用技術及經驗大多形成于上世紀60-80年代,和當時比較,當前的作物品種、施肥水平及施肥方式等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革。因此,需要對綠肥種植、利用中的關鍵技術進一步優化,提高綠肥作物的綜合利用效益,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的各種種植利用技術模式。如春花生與冬綠肥作物的輪作,玉米豆科綠肥的間作,綠肥在果樹上的應用等。
不斷更新綠肥品種。當前生產上仍在應用的綠肥作物品種大多是30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品種,這些品種種性混雜、退化、產草量嚴重下降。進行綠肥品種的提純復壯和選育工作是綠肥作物生產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