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肥料溶解快就是好肥料,肥料溶解快,你確定是好事?下面就和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肥料溶解快,你確定是好事?
國內肥料利用率低的一個原因是溶解太快。施入土壤的肥料,如果溶解很快,那么流失揮發也會加大。對于肥料企業來說,這是件好事,因為肥料利用率低,農民就要多用、就要多買。
復合肥在地里溶解慢的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
1.肥料本身的質量問題。
2.生產配方添加的黏性物不容易溶化。
3.磷酸一銨的性質問題(水溶性磷不足)。
4.生產過程中氨化過度,引起水溶性磷退化。
5.過量使用防結劑。
農民在施肥時碰到干旱少雨天氣,肥料撒施在地表后沒有及時澆水,肥料沒有吸濕,溶解就慢。這種情況在少雨地區和沙土地上更嚴重一些,這不是肥料本身的問題。只要土壤有足夠肥料顆粒吸濕的水分,溶解就不是問題。
當然,肥料也不是溶解越快就越好。
復合肥料是氮肥、磷肥、鉀肥和礦粉經造粒而成。氮肥和鉀肥易溶于水,磷肥和礦粉不溶或溶解慢。如果復合肥中磷含量高,就溶解慢;硝態氮、氯化銨或硫銨含量高,就溶解快;礦粉質量好和用量少,也溶解快,但肥料強度偏低,粉末多。
可見,肥料溶解快慢是生產中配方配料的需要,不表明產品的優劣和真假。
怎樣用好不同溶解度的肥料?
砂性土,地瘦產量低,易漏水漏肥,適用溶解快的肥料,但每次用量要少,次數要多,即“少吃多餐”。
黏性土,地肥產量高,保水保肥好,適用溶解慢的肥料,但每次用量可多,次數可少,即“多吃少餐”。
若肥料中含有較多氯化銨,應少用在鹽堿地和對氯敏感的作物上;若肥料中磷素含量偏高,應多用在缺磷土壤和豆科作物上。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復合肥溶解快,肥效猛而短,應當多用在蔬菜、夏播糧食等生育期短的作物上;磷酸二銨溶解慢、肥效緩而長,應當多用在果樹、冬播糧食等生育期長的作物上。
肥料溶解快,你確定是好事詳細情況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