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足肥料創造大蒜生長環境,讓大蒜生長的更加地好。在一個集中種植大蒜的鄉鎮,我們也常見到不同農戶之間種植同一個大蒜品種,無論是青蒜或是蒜薹、蒜砣,產量和商品價值有很大的差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生態環境的差異,尤其是與不同茬口、整地質量及配方施肥的關系極大。大蒜播種季節即將到來,針對上述相關的問題,為了大蒜的高產豐收,施足肥料,必須營造良好的生態栽培環境。
一,避免缺素,實行輪茬。大蒜與糧、棉、油大宗作物及瓜類蔬菜的茬口對接,并無多大矛盾,但對重茬種植卻很敏感,也不宜與洋蔥、大蔥、細香蔥及韭菜等重茬,重茬種植后,一會使大蒜產生缺素癥,二會感染霜霉病、灰斑病等。因此,種植大蒜每年都要進行合理的輪作換茬,要盡量選擇土壤深厚、排水方便的農田種植。一般前茬以中稻、豆類或瓜果類的茬口田為好。這樣,就會使大蒜缺乏的某些單一元素能得到補充,也可避免一些土傳病害。
二,精細整地,高垅栽培。大蒜營養體中,莖葉所占的比例大,根系比值很小,由于發根不深,一定要對土壤表層進行精細整理,質地堅硬、土質瘠薄或垡大粗糙的田塊,不宜播種大蒜。前茬為中稻的,搶收后應立即搶耕搶曬,待土壤曬白后,及時用旋耕機或耙反復整地,泡土層要深達15-20厘米,并做成寬1.8-2.0米,高0.25-0.30米的高畦,畦溝寬0.4米,做到明水能速排,暗水能快濾。
三,施足底肥,配比施肥。大蒜的生育期長,需肥量大,但由于苗期發根淺,吸肥力弱,底肥必須以施優質肥料為主。據研究,大蒜對氮肥需要多,鉀肥次之,磷肥少。一般畝需氮肥12.0-18.5公斤,磷10.0-11.5公斤,鉀12.0-13.5公斤。但又不能偏施氮肥,過量施氮肥會誘發一些病害。因此,對于底肥的要求,一是要早,二是要優,三是平衡施肥。底肥一般要求在播種前7-10天施下。農家有機肥料是必須的,灰渣肥或欄糞或人糞尿一定要充分腐熟。每畝可施灰渣肥或欄糞2000-2500公斤,人糞尿2000-2500公斤。每畝配施磷肥15-20公斤,鉀肥10-15公斤。或施用生物有機復合肥50-75公斤,這類肥料既可改良土壤,供肥均勻,又可克服重茬帶來的弊病。實行地膜覆蓋的大蒜田,底肥用量要增加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