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轉晴之后,大棚內澆水噴藥要注意哪些問題,專家認為,天氣轉晴后,澆水噴藥勿著急,應給蔬菜留下恢復生長的時間,否則很有可能影響棚室蔬菜生長。
很多菜農朋友在晴天后立即給大棚蔬菜進行澆水,認為好天氣難得,萬一再出現不良天氣,澆水時間豈不是又將推遲。
其實,天氣轉晴后立即澆水是不科學的,持續陰雨天氣,大棚內土壤溫度降低,根系變得較弱,吸水吸肥能力較之正常情況下低很多。天氣轉晴后,因為土壤的熱容量大,土壤溫度上升緩慢,根系仍然較弱,如此時馬上澆水,植株根系吸水量也極為有限。但空氣的容積熱容量小,晴天后棚室溫度上升較快,蔬菜葉片蒸騰作用加強,需水較多,立即澆水很容易導致根系窒息,蔬菜葉片變黃,有的落葉嚴重。
建議菜農朋友應在植株長勢恢復正常后再進行澆水,在澆水時沖施生物菌肥,以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
連陰天數天突然轉晴后,蔬菜的葉片由于長時間光合作用不強,造成葉片薄、黃而嫩、纖維組織柔弱,這時馬上噴藥很容易產生藥害。
此時,應注意預防急性萎蔫,若蔬菜葉片有嚴重萎蔫現象要及時采用拉一個放一個草苫的遮陰方式,或采用溫水(25℃~30℃)加白糖150克、愛多收3毫升對水15公斤的方法進行噴霧緩解。
建議菜農朋友把噴藥時間安排在通風見光后的2-3天,此時葉片多有恢復,抗藥性及吸收能力增強,噴藥效果也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葉片機能雖有恢復但較之正常水平仍低,所以藥劑按平時用藥濃度的3/4來配制,不要多種農藥同時混用。
如平常管理時每畝地用藥4桶,天氣轉晴后短時間內可減為3桶藥。
還要考慮蔬菜作物的種類和葉面的老嫩程度,靈活掌握噴藥的濃度大小及農藥的藥量。
若病害嚴重急于噴藥防治,藥液內可混入豐收一號等,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同時加強各項農事操作,做到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