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根腐病學名Fusarium solani。病害主要危害百合科植物的根莖部,導致產量明顯減少,種植人員應及時學習玉竹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玉竹根腐病癥狀:
危害部位為根狀莖。發病初期根狀莖上出現淡褐色圓形病斑,后病部腐爛,組織離散、下陷,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10mm。地上莖發黃,生長停止,嚴重時全株枯死。
玉竹根腐病發病環境及條件:
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種子、種苗帶菌越冬。翌年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即可生成分生孢子,靠氣流或地面徑流傳播。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下蟲發生嚴重,多雨,土壤通透性差,田間積水,土壤水分飽和,根毛壞死,有利于病菌侵入。尤其是久旱突雨,時晴時雨,有利于發病。河南省一般3月中下旬即始見發病株,4-5月氣溫達15-20℃,大氣相對濕度達80%時,蔓延迅速,濕度不足60%,危害停滯;6-9月高溫多雨時,達到發病高峰。偏氮或生長不良田易發病。
玉竹根腐病防治措施:
(1)選擇通透性好、地勢高燥不積水的田塊種植。
(2)種植前要做到科學施肥,穩氮、增磷、補鉀。植株穩健生長。生長中后期葉面及時噴布TA增產粉及農人液肥。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病土移出田外深埋,病穴用50%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1:100藥土填穴踏實消毒,或用32%菌無菌或克菌水劑1500倍液灌穴。
(4)發病初期用1:2:200波爾多液,12%治枯靈2000倍液,及綠亨2號1500倍液澆灌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