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是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藥品,但是在農業生產中施用農藥后會有一部分的農藥直接或者間接存在于蔬菜等作物中,但是人們對農藥殘留的問題的認識還在著一定的誤區。
1、蔬菜里有“農殘”,肉里沒有。按照生物富集作用,越是處在食物鏈的高端,體內難以分解的“農殘”濃度越大,顯然,處在低端的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農殘”遠遠小于大魚大肉。所以,不要再扯著“農殘”的旗幟,放縱自己“只想吃肉不想吃菜”的癖好。
2、大棚蔬菜“農殘”多,大地少。現代化的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網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蟲,因此打的農藥比較少。大地里的蔬菜看上去似乎更天然,但防治病蟲害的難度更大,通常會噴灑更多農藥。特別是夏季來臨,幾乎都是大地蔬菜,農殘更嚴重,所以秋冬季節吃葉菜相對更為。
3、有蟲眼的蔬菜“農殘”少。有蟲眼的蔬菜只能說明農戶在蔬菜生長前期管理不當,所有的蔬菜都打藥,有蟲眼的蔬菜說明打藥時間離采摘的時間間隔更短,農藥分解少,“農殘”更高。或者害蟲已經對某種農藥產生抗藥性,后期采取補救只能噴灑更多其他毒性更高的農藥,所以,千萬不能迷信“蟲眼蔬菜”。
4、過度信賴蔬果洗滌靈。超市里有號稱“專業去農殘”的蔬果洗滌靈,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是蔬果洗滌靈里含的苯環毒性很高,在去掉“農殘”的同時,會引入更大的危險。大多數情況下,蔬果洗滌靈只起到一個表面殺菌的作用,很難破壞農藥的化學結構。
5、地底下長的就。特別是對于葉菜,農藥殘留的規律是,根部多,莖次之,然后才是也和果實。例如韭菜和洋蔥,由于根部容易長韭蛆等害蟲,所以常常采用“根灌”的方式施藥,所以農殘根部,即使是噴到葉子上的農藥,也都會富集到根部來。當然,根莖類的土豆、地瓜、山藥等倒是相對的蔬菜。
6、室溫放置幾天再吃,等農殘降解。按照國家規定,蔬菜在采摘前一周就禁止噴藥了,所以從田間到市場再到你的菜籃子時,能降解的已經降解了,如果是非法噴灑無法降解的非有機磷農藥你買回來再放爛了也降解不了,而且室溫放置會導致亞硝酸鹽顯著上升,蔬菜里的營養成分大大下降。
希望大家能走出誤區,正確的防范認識消除農藥殘留問題,應用合理的方法去除農藥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