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心自己的健康和生存的環境。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生產發展很快。傳統的化學防治將逐步被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防治所取代。農藥以生物農藥、無公害農藥、特異性農藥、低毒、低殘留農藥為主,因地制宜的選擇和靈活機動的應用各種防治方法,逐年發展擴大,進而替代目前大量應用化學農藥,不斷健全和完善棗園生態體系,維護生態平衡,逐步向生態棗園過渡。利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防治食葉害蟲的生物農藥
防治尺蠖、毒蛾類、毛蟲、黃刺蛾、樗蠶等刺蛾類,可采用以下藥劑:
昆蟲生長調節劑(仿生農藥)
滅幼脲系列殺蟲劑是新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它的殺蟲作用機理是抑制昆蟲表皮的幾丁質合成。滅幼脲類主要是胃毒劑,但也能侵入昆蟲表皮發生作用。防治食葉害蟲具有作用機制特殊、防治效果高、殘效期長、防治成本低、耐雨水沖淋、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對植物、人畜、天敵及環境等優點。
1、滅幼脲1號
滅幼脲1號又稱除蟲脲,又名敵滅靈。它在酸性和中性介質中穩定,在堿性介質中會分解。對人、畜、鳥和魚等均低毒。制劑有20%除蟲脲懸浮劑,25%敵滅靈可濕性粉劑。
滅幼脲1號的主要作用是胃毒及觸殺作用,使幼蟲蛻皮時不能形成新表皮,蟲體成畸形而死亡。對鱗翅目害蟲有,對鞘翅目和雙翅目等多種害蟲也有效。防治粘蟲、黃刺蛾、桃天蛾、棗尺蠖時,每0.15公頃(1畝)用有效劑量10~15克(兌水稀釋2000倍左右)兌水噴霧;防治斜紋夜蛾時,每0.15公頃用有效劑量2~4克(兌水稀釋15000倍左右)。
滅幼脲一號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與滅幼脲的使用基本相同。
2、滅幼脲3號
滅幼脲3號又名蘇脲1號或滅幼脲。純品為白色結晶。對光和熱表現較穩定,遇堿和較強的酸易分解。在常溫下貯存較穩定。它屬農藥,對天敵。制劑為25%滅幼脲懸浮劑。
滅幼脲3號屬于昆蟲生長調節劑。該劑主要是胃毒作用,還會使有的昆蟲幼蟲不能蛻皮,立即死亡。幼蟲吃藥后即不再取食,一般噴藥后3天開始殘廢,5天左右達殘廢高峰。因成蟲不蛻皮,故該劑對成蟲無效。
滅幼脲3號對鱗翅目害蟲有。防治大袋蛾、棗尺蠖和黃刺蛾等害蟲時,可用25%滅幼脲2000~2500倍液噴霧。
使用滅幼脲三號時兌水稀釋800~1000倍噴霧防治潛葉蛾等效果很好。滅幼脲3號懸浮劑有沉淀現象,使用時要搖勻后加水稀釋。在幼蟲三齡前施藥防效高。在幼蟲高齡期施藥防效低,故應適當增加用藥量。另外,應放在陰涼處貯存。
要想充分發揮滅幼脲類藥劑的殺蟲作用,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就必須抓住三個環節:
一是準確抓住噴藥時機。在幼蟲孵化初期至幼蟲三齡之前用藥,力爭在一周內噴完藥。
二是準確配藥。所稀釋濃度的有效成分不降低。要藥瓶底部的沉淀清理出來充分稀釋。把藥瓶打開將其中的藥劑沉淀清理干凈。
三是噴藥均勻周到。由于此類藥劑無內吸性,故在噴霧是一定要做到樹的上下內外均勻著藥。
從保護環境和生態的角度出發,研究開發各類生物農藥將是21世紀的主導技術之一。生物農藥也因其高效、廣譜、對人畜、對生態環境相容等特點,必將成為21世紀農藥中的主導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