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一直以綠色而深受人們喜愛,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相比,其有效成分來源,工業化生產途徑,產品的殺蟲防病機理和作用方式等諸多方面,有著許多本質的區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生物農藥的優點。
一、選擇性強,對人畜
目前市場開發并大范圍應用成功的生物農藥產品,它們只對病蟲害有作用,一般對人、畜及各種有益生物(包括動物天敵、昆蟲天敵、蜜蜂、傳粉昆蟲及魚、蝦等水生生物)比較,對非靶標生物的影響也比較小。
二、對生態環境影響小
生物農藥控制有害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所具有的殺蟲、防病、促生功能。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來源于自然生態系統,它的特點是極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種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種來于自然,歸于自然正常的物質循環方式。因此,可以認為它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無污染。
三、可以誘發害蟲流行病
一些生物農藥品種(昆蟲病原真菌、昆蟲病毒、昆蟲微孢子蟲、昆蟲病原線蟲等),具有在害蟲群體中的水平或經卵垂直傳播能力,在野外一定的條件之下,具有定殖、擴散和發展流行的能力。不但可以對當年當代的有害生物發揮控制作用,而且對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種群起到一定的抑制,具有明顯的后效作用。
四、可利用農副產品生產加工
目前國內生產加工生物農藥,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資源(如農副產品的玉米、豆餅、魚粉、麥麩或某些植物體等),原材料的來源十分廣泛、生產成本比較低廉。因此,生產生物農藥一般不會產生與利用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天然氣等)生產化工合成產品爭奪原材料的矛盾,有利于人類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
五、生產設備通用性較好
生物農藥的工業生產一般采用液體深層發酵,所用設備為通用設備,一般主要包括:種子罐、發酵罐、濃縮、過濾系統、有效成分的分離提取和干燥裝置等。該類設備一般可以滿足適于對不同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謝產物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要求。設備用途的多樣化,有利于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從事開展生物農藥或其他農業微生物產品的系列化開發。
六、產品改良的技術潛力大
對傳統生物農藥產品,可以利用常規技術、基因工程技術和微生物發酵工程技術改良菌株的生產性能;優化發酵工藝流程;提高單位體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發酵水平;縮短發酵生產周期;減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產使用成本;改進產品性能及提高防治效果的穩定性、性和持效性等。技術改進的途徑多,發展潛力巨大。
七、開發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據國外研究分析,目前國外新化學農藥開發成功的機率,已經由過去的1/5000降低到目前的1/20000-1/80000。在研究資金投入方面,開發一種生物農藥約需投入200萬-400萬美金,而開發一種新的化學農藥,需要投資4000萬-8000萬美元,兩者經費投入比約為1/20,其中開發成本中的商品注冊費大約1∶100,兩者的產品開發周期比約為1/2-1/3。投資開發生物農藥的市場風險相對較小。而且,利用天然的微生物資源一般難以受到技術專利法規的控制,可以在前人大量研究工作基礎之上,得到創新啟示,后來居上,往往能夠節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縮短產品的研究開發周期。
由于生物農藥具有諸多方面的優點,無公害生物農藥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食品生產的高新技術突破口之一。因此,確定了生物農藥在未來農藥產業結構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