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2年7月21日,和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因副作用小、對環境兼容性好,成為農藥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我國作為農業和農藥生產大國,已開始大力研究、開發生物農藥。
什么是生物農藥呢?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有關專家介紹,從廣義來說,生物農藥是指直接利用生物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或生物活體作為農藥,以及人工合成的與天然化合物結構相同的農藥,這種農藥也叫生物源農藥。而更為確切的定義是經農業部批準的《農藥登記資料要求》中關于生物農藥的定義,它包括微生物農藥、生物化學農藥、轉基因生物農藥和天敵生物農藥。
據了解,微生物農藥在我國的研究、開發一直非常活躍,尤其以蘇云金芽孢桿菌(Bt)為主的細菌制劑研究較多。目前Bt制劑的生產廠家達68家,年產量達2萬-3萬噸,在20多個省市用于防治糧、棉、果、蔬、林等作物上的20多種害蟲,使用面積達5000萬畝次。
特別是抗菌素在我國的開發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水平處于世界先進之列。七十年代開發的井岡霉經久不衰,至今仍是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當家品種,每年使用面積達1.3億畝。進入九十年代后,的研究開發又進入一個新高潮,一些新的抗菌素得到開發,而且殺蟲素的研究開發得到迅速發展。目前我國登記注冊的品種有20種,產品170個,生產廠家達253家,年產量為6萬-7萬噸。
生物化學農藥以昆蟲生長調節劑(IGR)產品為主,隨著國外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國內有關科研單位和企業也相繼研制開發了一些新品種的生化農藥。我國的植物源農藥在進入九十年代以后也得到迅速發展,國內已成功開發了眾多植物農藥,其中相當一部分進行了工業化生產。
轉基因生物農藥和天敵生物農藥在我國的工業化研究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由于起步晚,技術落后,缺乏工業化生產工藝的研究和一整套質量控制體系,這兩類生物農藥與國外同類生物農藥的開發生產尚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