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生長期間,會遇到各種病蟲害侵襲,嚴重影響了水稻的健康生長,減少了水稻產量。因此,使用水稻殺蟲劑產品等化 學方式預防病蟲害問題成為了農戶們的優(yōu)先選擇。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水稻殺蟲劑的應用,供大家參考。
水稻殺蟲劑應用
1、針對不同靶標選用不同的水稻殺蟲劑
上文提到,毒死蜱與氟蟲腈相比,對縱卷葉螟和螟蟲的防治功效稍差,但對飛虱的功效較好, 目前更多地用于防治飛虱害蟲 。
乙酰甲胺磷適合與其他殺蟲劑(如氟蟲腈1混用,不僅可以減少用量,而且對防治稻縱卷葉螟或二化螟的持效期均有延長,從 而提高其應用功效和價值。
利用13種藥劑對褐飛虱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結果表明不同種類藥劑對褐飛虱表現(xiàn)出不同活性,對于防治褐飛虱,可以優(yōu)先 考慮使用烯啶蟲胺、噻嗪酮和吡蚜酮等卓效、低毒的藥劑。
對于產生抗藥性和藥效減少的藥劑,可以使用新藥來取代,例如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酰胺、茚蟲威、氟硅菊酯、烯啶蟲胺等 藥劑,可以取得更好的作用。
2、選用環(huán)保的劑型產品
防治水稻害蟲的殺蟲劑產品,應當選用環(huán)保的劑型。尤其是水基性劑型中的懸浮劑和水乳劑,不僅低毒、藥效好、環(huán)保性強 ,而且加工成本低。水分散粒劑各方面性能(低毒、藥效、環(huán)保性)都很好,*不足是價格相對較高。
3、水稻殺蟲劑藥劑沾濕和鋪展
植物臨界表面張力在農藥應用中是一個重要參數(shù),當藥劑的表面張力小于某種植物臨界表面張力時,表示在該植物表面上可 以被潤濕和展布。水稻有較小的臨界表面張力數(shù)值(36.7 mN/m),屬于難潤濕植物,很多藥劑噴灑后,易以水珠形式從葉面滾 落。目前,對農藥劑型產品(包括水稻殺蟲劑在內),一般未曾考慮增加浸潤葉面能力和藥液持留能力,從而會導致減弱藥效。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水稻殺蟲劑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