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凍害是指麥田經歷連續低溫天氣而導致的麥穗生長停滯。冬小麥冬季凍害又可分為3類:初冬溫度驟降型、冬季嚴寒型和越冬交替凍融型。以下是關于這三類凍害的詳細介紹:
初冬溫度驟降型:
時間:發生在小麥剛進入越冬期。
特點:突遇氣溫驟降至0℃以下,麥苗因未經抗寒鍛煉,葉片迅速青枯。
影響:苗質弱、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墑的麥田會受凍害,播種過早或因前期氣溫高而生長過旺的小麥更易受害。
冬季嚴寒型:
時間:冬季麥田。
特點:3厘米深處地溫降至-25℃以下時發生的凍害。
影響:冬季持續低溫并多次出現強寒流時,會導致小麥地上部分嚴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冬前積溫少,麥苗弱或秋冬土壤干旱的年份受害更重。
越冬交替凍融型:
時間:小麥正常進入越冬期后出現回暖天氣,氣溫增高,土壤解凍,幼苗恢復生長后,又遇大幅度降溫時。
特點:小麥抗寒性減弱,若此時遇大幅度降溫,會發生較嚴重的凍害。
影響:外部癥狀是葉片干枯嚴重,先枯葉、后死蘗。
針對年后冬小麥的凍害補救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及時追施氮素化肥:
主莖和大分蘗已凍死的麥田,到小麥返青拔節期結合澆水施拔節肥,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
分兩次追施恢復肥。次在田間解凍后追施氮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條播田開溝施入,缺墑麥田加水澆施。磷元素有促進分蘗和根系生長的作用,缺磷麥田可以將尿素與磷酸二銨混合施用。第二次在小麥拔節期結合澆拔節水施用,每畝施尿素10公斤。
及早補救施藥:
一般受凍麥田(僅葉片凍枯,無死蘗現象),早春應及早補救施藥(如噴施進口施倍多+碧護)促進麥苗返青。
在起身期追肥澆水,提高分蘗成穗率。
加強中后期肥水管理:
受凍麥田由于植株體內消耗的養分較多,后期容易發生早衰,應加強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應在春季次追肥的基礎上,看麥苗生長情況在拔節期或劍葉期追施適量肥料,以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注意清溝降漬:
江淮地區等濕度較大的區域,應注意做好受凍麥田清溝降漬工作,養護受凍小麥根系,增強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以葉片恢復生長和新分蘗發生,為成穗提供所需要的養分。
總之,針對冬小麥的凍害問題,需要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預防和補救。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及時澆水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減輕凍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