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也是人們比較親睞的蔬菜之一,怎么做好施肥管理,才能促進高產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洋蔥生長習性
洋蔥原產于大陸性氣候區,適應性強,屬長日照作物,對生長環境、生長條件要求不十分嚴格。洋蔥具有耐寒、不耐高溫,喜濕不耐旱,喜肥不耐貧瘠,不耐強光,根系淺,吸水能力弱等生長特點。
1.溫度。洋蔥耐寒不耐高溫,對溫度條件適應性較強,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3~26℃。生長期不同,所需溫度也有所不同。適宜種子發芽的溫度為15~20℃,3~5℃情況下可緩慢發芽,溫度較低,會影響種子的生理機能,阻礙發芽。溫度過高種子不發芽;幼苗抗寒性強,適宜幼苗生長的溫度為12~20℃,幼苗可耐短時間?D6~7℃的低溫;鱗莖膨大階段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26℃,當溫度低于15℃,鱗莖膨大受阻。當溫度高于26℃則會出現生長衰退,進入休眠。
2.水分。洋蔥根系淺,喜濕不耐旱,吸水能力弱,喜較高的土壤濕度。播種后,幼苗破出土前后,根、葉生長緩慢,要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營養生長、鱗莖膨大階段,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期,此期生長迅速,要滿足土壤水分充足。空氣相對濕度60~70%,濕度過大易導致病害發生。反之,相對濕度過低,則會嚴重影響鱗莖膨大,造成減產減質減效。收獲前12周要控制澆水量,確保鱗莖加速成熟,防止鱗莖開裂。
3.土壤。洋蔥喜肥不耐貧瘠,對土壤環境適應性較強,適宜在土層疏松且深厚、養分充足、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強、PH 6~8的中性沙質壤土種植,較低的空氣濕度,較高的土壤濕度,能獲得理想的收益。一般每生產1000kg蔥頭需吸收氮2kg、磷0.8kg、鉀2.2kg三大主肥之外,還需要施加適量的鈣、硼、鎂、錳、鋅等微量元素,對優質增產效果顯著。
4.光照。洋蔥屬長日照作物,對光照條件的要求要高于葉菜類和根莖類蔬菜。生長過程中適宜中等光照條件,才能滿足花芽分化、營養生長、鱗莖形成的需要。若日照不足,則會嚴重影響洋蔥的產量和質量。高溫長日照時進入休眠期。適宜的日照條件,能有效促進鱗莖的形成與成熟,實現優質增產,增加收益。
二、需肥特點
洋蔥為喜肥作物,其葉片是同化器官,鱗莖是貯藏器官。苗期根莖生長緩慢,需肥量不多。進入營養生長期、鱗莖膨大期時,吸肥量迅速增加,養分逐漸向蔥頭集中,需肥量依次為鉀、氮、鈣、磷。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0~15℃時,根系吸收養分能力開始增強,吸收養分數量增多增大。在滿足氮磷鉀肥供應的同時,還要適時適量的施加鈣、鎂、硼等微肥,才能滿足洋蔥優質穩產增產。
三、施肥技術
1.底肥。整地翻耕、精細耙平耙細,施足底肥,底肥要施勻施足施透,避免偏施、少施、漏施?僧施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800~1000kg,過磷酸鈣28~30kg,硫酸鉀14~15kg,將三種肥料充分混勻融合,結合整地施入底肥,底肥宜施撒在耕地的中上層,利于根系吸收。
2.追肥
2.1苗肥。苗肥可結合澆水同步進行。定植后5~6天,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600~800kg,或硫酸銨10kg,兌水800kg,五氧化二磷60~80kg,均勻施撒。如土壤酸性偏大,適量施撒草木灰400~500kg,調節土壤性能,利于洋蔥生長。
2.2莖葉肥。緩苗后,為促進莖葉和營養器官的生長,要適時適量的追肥。結合中耕、松土、除草,可畝追硫酸銨10kg,加水800kg,或氮肥40~50kg,噴施碧邦液肥30-60g加水稀釋隔周噴2-3次。
2.3膨大肥。莖葉膨大期是決定洋蔥產量的關鍵時期,因此要及時追肥補肥。此階段一般追肥2~3次?僧施硫酸銨10kg,硫酸鉀5kg,加水800kg,或充分腐熟的50%人糞尿800kg,結合中耕除草施勻。需要注意的是要掌握追肥的時機,追肥過早易造成地上部葉子貪青徒長,影響鱗莖膨大;追肥過晚,則會造成養分不足,影響鱗莖迅速膨大,推遲成熟期,影響產量。
2.4微肥。微肥對洋蔥產量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缺磷會出現植株矮小葉數稀少、生長不良;缺鉀時葉脈間易出現枯死斑;缺硼易造成葉片失綠、畸形;缺鈣易出現球莖心腐;缺鎂易出現肌腐和根腐,所以,定期噴施碧邦蔬菜專用肥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補充各種中微量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作物健康生長。
總之,要充分了解洋蔥的生長習性、需肥特點,加以科學管理,才能獲得理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