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國重要的大田糧食作物,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蟲害的侵襲,其中大小斑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這種病害的出現導致玉米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參考使用。
玉米大小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其發病季節集中,引起玉米減產幅度較大,因而影響種植玉米產量與經濟效益的提高。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經驗總結如下:
1、病菌。玉米大小斑病全稱玉米斑病,發病同屬三個病菌,分別為: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原斑病,三個病菌均屬真菌界真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鋼絲孢目長蠕孢屬。
2、發病癥狀。玉米大小斑病發病癥狀為:葉面先出現紫紅色小斑,繼而呈同心圓狀擴大,大斑病逐漸呈條狀發生。小斑病則呈圓狀不規則斑塊,發病區邊緣呈紫紅色,向內逐漸成鮮紅色,中心則銹狀枯干。玉米大小斑病發病期為玉米抽雄前后至收獲期間,一般可引起減產的20%--30%,嚴重時可達50%以上,因此,對此病不可輕視,發現發病應及早噴藥防治,以確保產量。
3、防治
(1)農業防治。提倡輪作倒茬,期限為3--5年,以換茬減輕此病的發生。
(2)化學預防。在玉米抽雄前后噴施葉面肥及殺菌劑,以預防玉米大小斑病的發生。
(3)發病期噴藥治病。50%多菌靈乳油,每畝用50--80毫升,兌水20千克,于晴天下午均勻噴于葉面。70%甲基硫菌靈粉劑,每畝用50--80克,兌水20千克,于晴天下午均勻噴于葉面防病。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用80--100克兌水20千克,于晴天下午均勻噴于葉面防病。瑞毒霉晶體畝用30--50克,兌水20千克,噴于葉面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