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日本体内she精高潮,四个人换着来免费观看第一季

火爆農化招商網
  • 會員注冊
  • QQ登錄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蟲害防治 -> 水稻穗頸瘟
水稻病害防治圖譜

水稻穗頸瘟

發布時間:2015/1/29 9:20:33  瀏覽次數:46377次

水稻穗頸瘟是水稻上常發性、氣流性主要病害,直播稻揚花灌漿期,由于氣候條件適宜,水稻很容易發生穗頸瘟。染病后,隨著病菌的繁殖與危害,穗頸節壞死,輸送到穗子的養分通道被阻斷,從而形成白穗或癟粒的稻穗。一旦穗頸染上稻瘟病,會造成不同程度減產。

危害癥狀

水稻穗頸瘟是稻瘟病的一種形式,發生在水稻穗頸部位。穗頸瘟初期形成褐色小點,擴展后使穗頸部變褐,也造成枯白穗。發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軸受害造成小穗不實。

傳播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到稻株上,萌發侵入寄主向鄰近細胞擴展發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播種帶菌種子可引起苗瘟。適溫高濕,有雨、霧、露存在條件下有利于發病,菌絲生長溫限8~37℃,適溫度26~28℃。孢子形成溫限10~35℃,適溫度25~28℃,相對濕度90%以上。孢子萌發需有水存在并持續6~8h.適宜溫度才能形成附著孢并產生侵入絲,穿透稻株表皮,在細胞間蔓延攝取養分。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時晴時雨、早晚有云霧以及結露條件下,病情擴展迅速。

發病條件

(1)品種抗性。不同品種間的抗性有明顯差異,當前生產上所用抗病品種多屬垂直抗性品種,其抗性因生理小種組成只能保持一定時期抗性,一旦劣勢小種變為優勢小種,某些品種就會喪失抗病性,使病害發生。一般秈型品種的抗性優于粳型品種。

(2)菌源數量。如帶菌種子多,又未進行浸種消毒,尤其是病稻草、病秕谷未經銷毀或處理不等,越冬菌源多,發病就重。

(3)氣象條件。如分蘗期陰雨連綿,雨日和雨次多,形成高濕、低溫、寡照(日照時數少)的環境,會降低水稻抗病性,從而有利于病害發生。抽穗期前后為連雨天氣,降雨日多,降雨次數多,形成高濕、低溫、寡照條件,不利于水稻生育;但對病菌孢子的產生、孢子萌發侵入有利,其中,高濕有利病菌孢子萌發與侵入;而低溫寡照條件使穗頸瘟、節瘟、谷粒瘟發生較重。

(4)稻田管理。如施用氮肥過多、過晚,經常冷水灌、深水灌等,會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穗期以始穗時抗病性弱。偏施、過施氮肥有利于發病。放水早或長期深灌根系發育差,抗病力弱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水稻穗頸瘟的癥狀:發生在穗頸、穗軸及枝梗上,病部成段變褐壞死,穗頸、穗軸易折斷變成白穗,老百姓稱為“掐脖瘟”,輕則減產10-20%,重則絕收。

2.防治所用的藥劑和時期:水稻穗頸瘟防治時的關鍵時期是水稻15%抽穗期和齊穗期。(齊穗期在我區一般是8月5日-10日左右)

3.防治水稻穗頸瘟防治藥劑是:25%的使百克(咪鮮胺)、75%三環唑、40%富士一號、40%克瘟散、40%稻瘟靈。

4.打藥的時間:即晴天的上午露水落下之后,并打藥10小時內不下雨,如遇下雨應補噴藥劑。藥劑兌水量要充足,藥時噴霧器的噴嘴要朝上,從下向上噴藥,以利于提高噴藥效果。防治穗頸瘟至少要防治兩次,并且要做到藥劑輪換使用。

水稻穗頸瘟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成為次年初侵染源。干燥時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1年,病組織內的菌絲體可存活1年以上;潮濕時經2-3個月便死亡。導致水稻穗頸瘟發生的原因,首先是要有充足的菌源,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抽穗揚花期的氣候條件。如果抽穗揚花期降雨多、濕度大,氣溫降低到20℃以下,并持續1周左右,病菌就容易侵入引起發病。目前生產上應用的水稻品種對穗頸瘟的抗性都不是很高,但選用對穗...【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免責聲明
農資經銷商微信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剑川县| 启东市| 磐石市| 彰武县| 霍城县| 泰顺县| 余姚市| 英德市| 泗洪县| 星座| 安乡县| 方城县| 津市市| 陆河县| 来凤县| 兰坪| 南安市| 旺苍县| 连平县| 绥江县| 高邮市| 蓬溪县| 扎囊县| 临朐县| 会宁县| 三原县| 德化县| 天全县| 丰镇市| 浑源县| 麻江县| 宜春市| 乌鲁木齐市| 浦城县| 定西市| 宁远县| 手游| 嘉荫县| 泾源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