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北京,清晨還多少有些涼。四點的時候,汽車下了京開高速,隱藏在薄霧中的新發地市場正在醒來……
四分之一世紀
走過門頭,全城勤奮的人正在開始一天的生意。應急燈下,磅秤和小桌子,人們開始討價還價。他們的背后是一整排已經或者準備星夜趕路的貨運卡車,駕駛室里疲憊的司機抓緊時間在這個喧鬧的環境中小憩一會。
走幾步,會發現這不是一個市場,這幾乎是一個小城,這個市場目前的占地面積是1860多畝,每天的車流量達到3萬多輛次。
今天北京的常住人口在2115萬,這個超級城市9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由新發地完成,每天吞吐量包括蔬菜果品各1.6萬噸,生豬3000多頭、羊3000多只、牛500多頭,此外,還有1800多噸水產品。
晨曦這個詞的解釋,是黎明的微光,早晨的光芒。五點的時候,白天和黑夜開始交集。對新發地的經紀人和代發人來說,他們要做的是關閉應急燈之后繼續工作,十點之前,他們可以抬頭閑聊的時間通常只有幾分鐘。
十點就太晚了,新發地是一級市場,北京的農產品供應還要經過眾多二級市場,再配送到居民樓附近的便民菜市,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到中午的時候,這里的蔬菜果品已經被端上了餐桌。
初期占地只有15畝,15名管理人員,啟動資金是15萬元,所謂的315。當時張玉璽受新發地村黨總支委托負責籌建新發地農貿市場,并出任總經理。張玉璽是北京豐臺人,70年代在海軍服役六年,1976年,張玉璽復員回鄉在新發地村從事統計員、電影放映員等工作,后來成為村里的書記。
1988年新發地市場全年交易量634萬公斤,當時新發地村也屬于“有集體無經濟”的村子,全村總收入還不到1000萬元。
成立市場是為了解決當地農民賣菜難問題,沒想到附近村子里的農民也來了!爱敃r我心里還不高興,還疙疙瘩瘩的,我們給本村弄的市場,誰讓你們來,又不好意思轟人家,一不轟地方就不夠了,結果變成25畝、40畝、60畝、100畝……”
1991年開始對商戶收費,“當年一下子收了200多萬,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那個時候還流行萬元戶呢。”張玉璽董事長后來回憶說。
安徽省利辛縣永興鎮大門土地廟村人徐柱,出生于1977年,17歲隨父親來北京打工,跟著老鄉做起了水果生意。凌晨到市郊采摘水果,天還不亮就到市區叫賣。后來把兩個弟弟也帶了出來,積累了一些資金后到新發地搞批發。徐柱回憶起來,當時北京新發地在北京還算不上大市場,占地也不大,自己那個時候也是為數不多的批發大戶。
新發地經歷了25年的建設和發展,而早在13年之前交易量、交易額便已躍居,此后連續12年都是如此。目前的管理人員在1800人左右,2013年交易量1400萬噸,交易額過500億元人民幣。
這無疑是一個高成長的社區。新發地的成功是匯聚了眾多創業者的成功,市場內年交易額過億以上的商戶有32家。
“2004年,我孩子上初中,正是需要錢的時候,在這個節骨眼上,我父親不幸患上了癌癥。為了給父親看病,我變賣了家里所有值錢的家當,父親終還是撒手人寰!
北京沃土飄香商貿公司總經理董廣景說。
董哥,董廣景是泰安寧陽縣伏山鎮后光村人,全家5口人生活主要靠幾畝地。
他的四叔當時在北京海淀區四道口水果批發市場做水果批發生意,無奈之下,董廣景和愛人只能投奔四叔,他就在四叔的水果鋪里當搬運工,妻子則幫忙做飯。
做到第二年年底,四叔要轉行去種葡萄,如此董廣景生計又沒有了著落。四叔安慰說,這個行業你已經做了兩年,也都熟悉了,不如去新發地租個攤位,缺資金我幫你。于是董廣景就租下了水果市場精品一區的45號商鋪。
2007年商鋪營業額是二十萬。此后北京日漸成熟的多元化水果消費讓董廣景走上了快車道。2009年成立了北京沃土飄香果業商貿有限公司,時至今日年營業額已經過億。
今天上餐館餐后贈送的果盤,里面大都有幾片西瓜,雖然不一定是應季,但大家已經習已為常,這其中供應上的變化也就十多年。
相比他們,“西瓜大王”潘孝海的北漂生涯早得多,他是吉林輝南縣人,1990年就來到北京,初在沙子口市場當搬卸工,這是當時北京的西瓜批發市場。后來他雇車從作為一級批發市場的沙子口往永定門市場做二級批發,結果發現賺錢很容易。之后開始從寧夏平羅等地收瓜。
1998年,在市場董事長張玉璽的支持下,潘孝海來到了新發地。今天很普通的反季節水果在當時是一個市場空白。潘孝海與合伙人舒景寶嘗試把海南西瓜運到新發地市場來銷售,結果銷售一空。
2004年11月,潘孝海成立了北京鵬程萬達果品有限公司,注冊了“鵬程萬達”品牌。而在2013年,潘孝海又在海南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海南供京和供港澳冷庫基地,公司僅西瓜一項業務實現年交易量5萬多噸、交易額突破3億元。
作為市場本身,新發地也早已經走出去,張玉璽總結說,這些年我們在建了500萬畝農產品供應基地和13個產地市場,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更好的首都北京農產品的穩定供應。
徐柱的公司北京旺達玉柱果品有限公司,現在長年在產地,包括云南、廣東、廣西、海南、山東等地的采購人員近300多人,注冊的水果商標是“悠樂果”。徐柱說,我和新發地市場是魚和水的關系,是伴隨著新發地市場一起成長的,是新發地市場給了我人生的平臺和舞臺。
無懼電商
電商對傳統流通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三年前我就趕緊投資,派人去研究電商。我自個兒去做,我自己掌握它。然后,我知道它不能馬上就把傳統的交易方式改變。什么原因?國情所決定的!痹诮衲甑膩喼薏椪搲陼,張玉璽對媒體說。
2003年11月,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新發地京東官方旗艦店同時宣布上線。新聞稿指出,這是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首次與電商平臺進行合作,此后,首都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地選購精品果蔬、干貨干果、海鮮特產、特色禮品等農副產品,以及智利藍莓、美國紅提等來自46個國家的優質進口果品。
“新發地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的農業互聯網公司一畝田商務總監賈麗紅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看法。
她的理解是,從過去幾年北京農產品消費的情況看,多元化的消費格局已經形成,人們對農產品消費的需求從數量轉向品種。這種轉變會影響產業鏈。而匯聚經紀人的批發市場有很高的執行效率。
農產品消費多元化會提升農戶的收入。張玉璽兼任農產品市場協會執行會長,張玉璽指出,“三農”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將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產品在市場上換回“真金白銀”裝進自個兒兜里,農民才算增收。
賈麗紅說,多元化的需求對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F在新發地市場年交易額過千萬的是883家。1000萬流水分攤到每天只有三萬元,而一卡車蔬果就要一二十萬元。規模偏小,使得眾多經紀人不能像潘孝海一樣深入到產地做差異化的采購。目前新發地固定攤位有5558個。
賈麗紅進一步說,就工具來說,如果現在仍然使用手機來聯系就太落后了。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她擺弄著手機演示,比如一畝田手機版匯聚了數十萬經紀人的聯系方式,可以依據地圖來看附近的供求,更重要的是隨時隨地可以發布價格達成交易。
另一位一畝田商務總監王耀君持有類似觀點,他表示,類似新發地這樣的城市批發市場,在下一個二十五年仍然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原因是城市匯聚和輻射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發地的一些服務非常細化,比如對企事業單位的配送。這不是說電商就不能從事這類業務,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體現出太多優勢。因此未來的方向更可能是,新發地的商戶更多掌握新的互聯網技術來開展業務。
“如果經紀人能夠更應用互聯網工具,將產地和銷地更好地聯系起來,會得到更快的發展!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