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開始,新發地市場開始執行更加嚴格的農產品措施,對進場農產品檢查“兩證”——出產地準出證和產品檢測證。農產品進場后會經過哪些檢測關?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新發地農產品檢測室。據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這項農產品安檢措施得到了市、區、鄉三級食藥監部門的幫助和指導,將逐步在新發地市場實施。
無證車輛先過快速檢測關
新發地的農產品中心實驗室于1999年成立并正式運營,經過兩次升級改造,現在已由原來的100平方米擴大到500平方米。從3月1日起,新發地市場開始陸續對進場的農產品檢查“兩證”。“進場的農產品車輛必須出示產地準出證和產品檢測證,檢驗合格的肉類和蔬菜能夠方便地進入市場交易。”張月琳說,對于無證的車輛,新發地要對其進行快速檢測,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場交易。
快速檢測室就是針對商戶送檢樣品進行檢測的,主要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兩大類的定性檢測工作。“我們每天采樣的數據都會在這里匯總,傳輸到中心數據庫中,起到預警作用。”
前期處理室不用說了,主要是做蔬菜的前期處理,為大型儀器分析做前期準備工作。光譜室可以做重金屬的檢測,色譜室主要檢測一些農藥成分,由于新發地批發市場以蔬菜和水果為主,所以氣相色譜儀使用次數比較多,敵敵畏、毒死蜱等都是常規的檢測項目。
合格農產品發“放心菜證書”
市場內還有快速流動檢測車(見圖),“這是北京市科委研發的科研項目,新發地率先引進,為的是更好地做好食品工作。”在這輛快速檢測車內,有相應的檢測設備,可以做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檢測。張月琳說,“我們每天都會對市場內上市的蔬菜、水果進行抽樣檢測,檢測200多批次,100多個品種,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檢測的透明度。”記者看到,檢測車上有一臺快速檢測儀、振蕩器以及配件箱,主要檢測項目為農藥殘留(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樣品在檢測前,同品種的抽檢樣品,分產地的樣品都要抽樣檢測。此外,每個樣品的名稱、產地、車牌號、貨主姓名都要一一做好記錄。
檢測完畢后,根據檢測結果及時向商戶發放“放心菜證書”。“證書”的有效期為兩天,商戶在交易時,需將“證書”掛在車上,第二天的抽檢人員可根據證書上的日期來判定是否對其進行抽樣檢測。
食藥監部門駐場實時監管
張月琳介紹,市場還制定了完備的“監測管理制度”,對檢測對象、檢測方式和工具,檢測程序和方法等都有嚴格要求。比如,要求每天早晨8點,檢測人員去交易區抽取蔬菜200個批次。檢測結果也要求當日公之于眾,發現農殘超標的,立即停止交易,報市場領導處理,并由市場工商部門按有關程序處理樣品。如果檢測發現某商品有問題時,要立即對當天同類商品進行普檢。檢測發現嫌疑食品檢測室應對該攤位樣品臨時備份。
張月琳介紹,工商部門對新發地檢測室相當重視,為新發地上市農產品質量,北京市工商局決定給新發地市場配發一批先進的檢測設備,豐臺區食藥監部門在新發地常設駐場辦公室,派駐專人進行巡查。“多部門攜手把好農產品一道關口,使北京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文章來源: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