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經濟社會理事會邀請,12月15日下午,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應邀出席經濟社會理事會2018年研究課題選題征求意見座談會并建言獻策。
應經濟社會理事會邀請,12月15日下午,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應邀出席經濟社會理事會2018年研究課題選題征求意見座談會并建言獻策。
張玉璽董事長在發言中說,我是從事農業和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我想從兩個方面課題提兩點建議:
一是農業產業扶貧。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已經進入新時代。我認為的農業當前也進入了新時代,新的時代給農業賦予了很多新的機遇,但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認真研究,比如:精準扶貧,“脫貧容易摘帽難”;再比如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考察過國外許多地方的農業,有很多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怎樣拉動農業、農民的生產種植利益鏈條,引導農業持續健康發展,讓老少邊窮地區農民“真脫貧,脫真貧”。
二是文化復興。他說,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文化復興。當前我國社會是文化缺失、信仰缺失、道德喪失。現在社會人普遍的現象是“有文化,缺文明”;“有文化,無教養”。一邊經濟在高速發展,但一邊優良的傳統文化卻在丟城失寨,這種現象需要國家引起足夠的重視。他說,當前的文藝、文學作品都缺少震撼靈魂的東西。主要與作家沒有深入基層有關。他舉例說,我小時候讀過趙樹理、浩然的小說,讀后過目不忘,有一種深深震撼人心、鼓舞人氣的精神力量。他們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就是具有濃重的鄉土氣息,真實地再現了我國農村幾十年來的變革,有一種新鮮活潑、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大眾化風格,這與他們長年與農民在一起的經歷有關,現在的文藝、文學作品都難以走進讀者的心坎,主要原因就是脫離了人民,脫離了生活。
他動情的說,指出,要謳歌黨,謳歌人民,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希望經社理事會明年在這方面做些研究。
與會的其他委員、理事紛紛暢所欲言,就所在的各領域、各戰線有關問題做了建言獻策。今天的會議在政協機關一樓專委會會議室舉行,經濟社會理事會副(提名人選)袁芳主持了座談會。袁芳說,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入闡述了我國經濟社會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也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出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2017年已接近尾聲,經濟社會理事會如何圍繞的講話精神,就2018年研究課題作選題,是秘書處需要認真研究的大事。她希望在座的各位專家、理事、委員們一如既往的支持經社理事會的工作,為國家和社會積極建言獻策。
出席今天會議的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有:
政協委員、原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鐘攸平;政協委員、中華工商業聯合會原黨組副書記、副宋北彬;十一屆政協常委、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林而達;政協委員、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徐曉蘭;民族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林永日;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總監成平;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劉鵬;電建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通工程部副總經理劉然玲;十一屆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江紹高;政協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十一屆政協委員、鐵道建筑總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國瑞;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李明星;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政協辦公廳特邀畫家,美術家協會理事陳良敏;政協委員、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立群等。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