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張玉璽董事長應農產品市場協會和農村雜志社邀請,出席農業品牌創新聯盟代表大會暨“鄉村振興,品牌強農”高峰論壇,并就“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是品牌和文化”做了主題報告。論壇由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和央視7套主持人肖東坡共同主持。
1月14日,張玉璽董事長應農產品市場協會和農村雜志社邀請,出席農業品牌創新聯盟代表大會暨“鄉村振興,品牌強農”高峰論壇,并就“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是品牌和文化”做了主題報告。論壇由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和央視7套主持人肖東坡共同主持。
會上,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彭小元宣讀《聯盟章程》并做重點解說;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宣讀聯盟理事人選建議名單。隨后,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女士在致辭中提到,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強調堅持質量興農,突出優質、導向,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
政協經社理事會理事、農產品協會執行會長、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同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農業部黨組成員、人事勞動司司長、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理事長畢美家、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政協委員、參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杜鷹、政協委員、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北大荒總經理李軍、卷石金融CEO夏小平等領導、專家一道就相關課題分別發表了精彩紛呈的主題報告。
張玉璽董事長指出,從農業生產大國向農業品牌強國轉型面臨著諸多困惑,也是今后發展品牌農業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要實現鄉村振興,關鍵是品牌和文化。
農業的問題比較復雜,東西南北的地理、氣候等條件差異很大,任何一個專家、任何“一個”都不可能完全解決農業的所有問題。
他認為,好的品牌就是好的文化。有文化,沒品牌,難有突破;有品牌,沒文化,則難以長久。他列舉了前幾年的愛多、秦池、孔府家、三株、牦牛壯骨粉等當時非常有名的品牌,但是后來由于缺乏文化架構做支撐,作假、摻假、虛假宣傳,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導致企業難以為繼。他還以成吉思汗開創的元朝來形象的說明品牌和文化關系的。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快馬彎刀是品牌,行政管理是文化。成吉思汗憑借快馬彎刀不僅征服了,還橫跨了歐亞大陸,使蒙古帝國成為歷史上版圖的帝國之一。但是蒙古人長年過著游牧生活,本身缺乏行政、管理、組織上的建樹,文化很薄弱,因此元朝的統治很難長久維持。同樣的例子還有秦朝,雖然有白起、蒙恬打江山,依靠武力實現統一六國的霸業,但是實施焚書坑儒,毀滅文化,終導致二世而亡。自古以來,武以安邦,文以治國。離開了文化,這個國家就不會長久,所以說,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同樣也是企業發展、品牌創新的靈魂。
我們傳統文化里重視“仁、義、禮、智、信”,其中的信,就是誠信,誠信是企業的金字招牌,是經營者的良心。都說“誠信贏天下”,一個誠字,道盡了企業發展的內涵,說出了品牌和文化的關鍵。誠,就是真心、真意、真情,不欺騙,不隱瞞。
農業的發展,品牌是關鍵,品質是。要做好品牌,還要注意實現標準化,做好品牌宣傳,講好農產品的品牌故事。他一再強調,農民要想富裕,不能只會種植、養殖,還要走進市場,拉長利益鏈條,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張玉璽董事長深耕農業、農產品流通業三十載,對三農事業盡心盡力、一以貫之,對農業發展的見解精準獨到,為了分享他的經驗,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幫助即是農業生產大縣又是貧困縣的農民擺脫貧困,他踏足了上千個縣和大部分農產品主產區,為當地百姓“傳經送寶”,指導農業發展方向。他將精深的理論轉化為簡單的語言,輔以精彩易懂的小故事,令眾多受困于“不知種什么好”的農民如“久旱逢甘霖”,找到了今后發展的方向。
天下大農,是一種情懷,是一份責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