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棚室蔬菜越來越普及,棚室蔬菜的出現讓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食用的蔬菜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棚室蔬菜也是需要打藥的,本文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棚室蔬菜打藥的一些要點,供大家參考使用。
1.清理病殘體。病枝病葉病果甚至病株都是傳染源,把它們清理出棚就是減少了傳染源,自然打藥的效果會好些。
2.選擇打藥的日期。多數的農民都是掐指算著,一星期左右打一次藥。但病害的防治重要的調節環境條件,而不是打藥。有的農民可以做到連續五六十天不打藥,只有該打藥的時候才打藥,打要打在關鍵點上。比如澆水前一天、陰天前一天、初次發現重點病害的時候等。因為此時不打藥,可能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3.選擇打藥的時間。打藥的時間不是確定的,但原則之一是打藥的時候要保持通風,原則之二是高溫強光時間段里不要打藥,比如夏天中午。有一次在新疆遇到一戶農民,早上還沒放風呢,藥打完了,而且還不準備放風。這樣做不行,整個晚上棚里很濕,早上再加這么多水,有的病菌可以在一個小時內進入蔬菜。如果下午打藥,應該在閉風前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前打完,以排出濕氣。當然,對于個別的蟲害,打藥有特殊的時間要求是另外一回事。
4.的選擇。如果是防病,應當清楚地知道當時當地關鍵是防什么病,例如番茄灰霉病在著重在冬春防,病毒病重在夏秋防;如果是治病,一定要對癥,拿不準的找專家看看,不能猜。
5.的稀釋倍數。農藥應當按說明使用,可以稍微加量,但我不建議加倍使用。如果感覺藥效不好,一是可以換用別的藥,二是改進自己的打藥技術。
6.的混配。防病時打保護劑,病害初期可以用保護劑混內吸劑。同一成份的農藥不要混配,而有的農民對農藥的成份連看都不看,怎么做得好呢。大分子有機型的一般可以混配,小分子的要慎重,特別是堿性的(扯遠點說,鈣肥與其它肥料和農藥的混合要慎重也是這個道理)。
7.的濃度。所有和肥料的總濃度一般不要超過千分之三,如果達到千分之五,很容易產生藥害。
8.噴霧的效果。噴霧的效果是,在葉片背面“布滿”“密密麻麻”的“小”水點。這是由噴霧器的壓力和行走速度決定的,走得慢了水點容易連片,快了水點稀或打不到,壓力小了水點大。所以開始打藥的時候要檢查一下噴霧的效果。
9.打藥后一兩天,注意觀察疫情,以確定是不是需要再一次打藥、打什么藥。多數農藥,其同一成份的連續使用不要超過兩次。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棚室蔬菜打藥的一些要點,希望對大家種植棚室蔬菜打藥有所幫助,祝愿大家種植的蔬菜都能遠離病蟲草害的侵襲,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