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21日,中央電視臺記者及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行動項目辦的領導和專家一行4人,到重慶拍攝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典型故事及優良資源。在重慶行動項目負責人、我院副院長劉劍飛的指導和參與下,院特色作物研究所組織了重慶調查隊的、涉及雜糧、果樹、豆類、薯類和蔬菜等專業的11位專家參加了拍攝活動。
本次拍攝的站選擇在全國個進行全境域資源調查與搶救性搜集的城口縣進行,前期重慶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項目的專家們,已在轄區的所有25個鄉鎮的77個村共收集到有效種質資源198份。在城口縣農委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帶領下,中央電視臺攝制組記者們冒著零下1℃的寒冷天氣,到城口葛城街道廟埡村農戶夏剛衛家,詢問了城口獨占性資源火罐柿的收成及市場售價(一般每個1-1.5元),現場拍攝了火罐柿的調查與搜集場面;在修齊鎮香坪村,大家圍在一棵結滿火罐柿的高大果樹周圍,現場采摘品嘗了火罐柿的口感品質,并其發現過程、俗名來源、產業扶貧及文化傳承等進行了現場采訪。在北屏鄉北屏社區,記者們采訪了豆類專家杜成章副研究員,聽取了野豇豆(土洋參)、帝王豆、麻雀豆、野山藥的發現、分布、研究價值與保護措施、產業前景等情況介紹,并拍攝了這幾個特色豆類與山藥資源經當地農戶龍超魔術般的制作手藝加工后,呈現出的琳瑯滿目的豆類、薯類小吃,香氣濃郁的土洋參燉雞,色澤亮麗的野山藥臘肉湯,回味無窮的油炒帝王豆,酸辣味十足的腌制麻雀豆等等特色美食,把當地飲食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我院果樹研究所老專家張文才先生創建的、已有80年歷史的江津區支坪鎮的真武社區的院柑橘資源圃里,攝制組就具有極高市場和藥用價值的江津酸橙(又名藥柑)、以及3000多株具有生物多樣性的宜昌橙進行了拍攝和采訪,現場品嘗了各種柑橘資源的口感風味,采訪了相關專家。期間還赴重慶其他地區,對行動項目收獲的特色資源進行了拍攝。在拍攝結束的總結中,中央電視臺記者和項目辦領導對我院牽頭承擔的重慶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工作進展與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尤其對次在城口縣開展全境域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搜集等工作表示贊賞,同時對我院領導和專家及地方相關人員對拍攝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了感謝,使這次拍攝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