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福建省農科院邀請國內同行專家,對謝華安院士科研團隊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產增效科技計劃創新重點專項的課題任務,在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建立的雜交稻新品種“谷優676”百畝示范片再生季進行產量現場實割驗收。
“谷優676”特點是再生力強、抗稻瘟病、產量高,已通過福建省的新品種審定。驗收組實地考察了202.5畝示范片田間現場,選擇有代表性的3丘田塊,每塊田實割0.1畝左右,折算干谷平均畝產為455.4公斤。加上頭季稻驗收產量畝產848.2公斤,兩季畝產高達1303.6公斤。驗收專家指出,從實收測產、田間長勢長相、穗數粒數、稻谷充實度等,發現“谷優676”非常適合進行再生稻種植,效果非常好。
再生稻是一次播、兩次收獲的水稻栽培技術,每畝可節約成本約500元,比單季稻增產約300公斤。我國農業現代化面臨勞動力轉移、成本上漲、耕地面積減少的多重壓力,推廣節本增效、讓有限耕地生產更多糧食的再生稻,是我國未來糧食的一個重要舉措。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