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環境的要求提高,細菌類殺蟲劑使用也隨之普遍。細菌類殺蟲劑是國內研究開發較早的生產量、應用范圍廣的微生物殺蟲劑。這類微生物源農藥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物作為防治農業有害物質的生物農藥。在使用細菌性殺蟲劑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忌用劣質藥劑為確保所用藥劑質量,應從正規的農藥生產廠家和藥劑銷售點購買,以防假冒偽劣,并要注意藥劑的生產日期和使用年限以及藥劑的合理保管存放,防止過期失效。
二、忌低溫下使用細菌生物殺蟲劑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質晶體和有生命的芽飽。在低溫條件下,芽孢在害蟲體內繁殖速度慢,蛋白質晶體也不易發生作用。
三、忌干燥環境細菌生物殺蟲劑中細菌的芽孢喜潮濕環境,因此使用時田間濕度越大藥效越高,尤其是噴施粉狀生物制劑農藥更應注意田間濕度。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有露水時噴施菌粉劑,以利于菌劑較好地粘在作物莖葉上,并促進芽孢繁殖,提高藥效。在有霧的早上噴藥或噴藥半小時前給蔬菜淋水則效果較好。
四、忌與殺菌劑混合使用施用細菌生物殺蟲劑時切勿與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混用,否則容易導致藥劑中細菌數量的嚴重減少,從而影響殺蟲效果。因此,即便是噴過殺菌劑的噴霧器也要沖洗干凈后才能裝配細菌生物殺蟲劑。
五、忌光照強烈陽光中的紫外線對芽孢有殺傷作用,若光照強烈紫外線會把細菌殺死。據試驗,陽光直射半小時,芽孢死亡率達50%左右;直射1小時,芽孢死亡率達80%。此外,紫外線輻射會使伴孢晶體變形降效。所以,噴施細菌生物殺蟲劑應在陰天或弱光照進菜地時進行。一般在晴天上午10時前或傍晚進行施藥。
六、忌大雨淋洗噴施細菌生物殺蟲劑后不久,如遇中到大雨,會將噴灑在作物莖葉上的菌液淋洗掉而降低藥效。如果在施藥5小時后下小雨,則不但不會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因為這樣有利于細菌芽孢在害蟲體內和體外迅速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