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貧血后,會出現頭暈目眩的感覺,那你知道馬鈴薯營養不良后會有什么征兆么?如果你覺得知道這些沒用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任何事情都是知道了其因才能對癥下藥。如下介紹有關馬鈴薯會缺的幾種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征兆表現。
馬鈴薯缺氮,氮素對馬鈴薯生長是生死攸關的,缺氮時葉片均勻淡綠色,嚴重時葉片上卷呈杯狀,產量低。
馬鈴薯缺磷,植株矮小,僵直,暗綠,葉片上卷。
馬鈴薯缺鉀,品質差,生長緩慢,節間短,葉面粗糙皺縮,且向下卷曲,小葉排列緊密,與葉柄形成夾角小,葉尖及葉緣開始呈暗綠色,隨后變為黃棕色,并漸向全葉擴展。老葉青銅色,干枯脫落,切開塊莖時內部常有灰藍色暈圈。
馬鈴薯缺鈣,根部易壞死,塊莖小,有時形成串小塊莖,塊莖表面及內部維管束細胞常壞死。
馬鈴薯缺鎂,馬鈴薯是對缺鎂較為敏感的作物。缺鎂時老葉的葉尖、葉緣及脈間褪綠,并向中心擴展,后期下部葉片變脆、增厚。嚴重時植株矮小,失綠葉片變棕色而壞死、脫落,塊根生長受抑制。
馬鈴薯缺硫,植株黃化,生長緩慢,但葉片并不提早干枯脫落,嚴重時葉片出現褐色斑塊。
馬鈴薯缺錳,葉脈間失綠后呈淺綠色或黃色,嚴重時脈間幾乎全為白色,并沿葉脈出現許多棕色小斑。小斑枯死、脫落,使葉面殘缺不全。
馬鈴薯缺硼,根端、莖端生長停止,嚴重時生長點壞死,側芽、側根萌發生長,枝葉叢生。葉片粗糙、皺縮、卷曲、增厚變脆、皺縮歪扭、褪綠萎蔫,葉柄及枝條增粗變短、開裂、木栓化,或出現水漬狀斑點或環節狀突起。
馬鈴薯缺鐵,癥狀首先出現在幼葉上。缺鐵時葉片失綠黃白化,心葉常白化,稱失綠癥。初期脈間退色而葉脈仍綠,葉脈顏色深于葉肉,色界清晰,嚴重時葉片變黃,甚至變白。
馬鈴薯缺銅,缺銅的嚴重癥狀,是幼嫩葉片向上卷呈杯狀,并向內翻回。
馬鈴薯缺鋅,生長受抑,節間短,株型矮縮,頂端葉片直立,葉小,葉面上出現灰色至古銅色的不規則斑點,葉緣上卷。嚴重時葉柄及莖上均出現褐點或斑塊。
相信以上的這些征兆表現,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