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作物比較脆弱的季節,但常常又是雜草叢生的時期,麥田冬選除草劑時,定要小心而行,不可亂用,造成浪費。那冬麥田用除草劑該注意什么呢?以下就冬麥田常用除草劑品種主要性能特點作個介紹,供參考。
單劑類
苯氧羧酸類。包括2,4-滴丁脂、2,4-滴異辛酯、二甲四氯。該類藥劑的共同點:活性高,殺草快,成本低;但性差,其用藥量、用藥時期、用藥機械的不適宜,均能對當茬作物及周邊作物造成藥害。不同點是2,4-滴異辛酯的飄移危害、藥械殘留輕于2,4-滴丁脂,二甲四氯的活性低于2,4-滴類。
苯磺隆(、麥福)對播娘蒿、薺菜效果突出,用藥時期寬,對小麥性好,與其它藥劑可混性好,成本低廉;但對其它闊葉草效果差,雜草死亡慢,用藥時間與下茬作物播種間隔期應在60天以上。
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茂隆)。內吸性較強,活性高,對豬殃殃、澤漆等較難防治雜草效果好,對小麥;但成本高。
異丙隆。禾闊兩類雜草都能除,苗前苗后都能用,除草效果較好,但對小麥性差于苯磺隆,成本偏高。
辛酰溴苯腈(伴地農)。活性較高,對多種闊葉雜草都有較好的效果,殺死雜草時間快;但要求雜草4葉期用藥,8℃以下低溫影響藥效。
乙羧氟草醚。殺草速度快,用藥量少,成本低;但對小麥性差,僅作為苯磺隆的復配劑應用。
精噁唑禾草靈(驃馬、麥靈)。是應用于冬小麥田防除禾本科雜草較早的藥劑,對野燕麥、看麥娘效果較好,成本較低;但對雀麥、節節麥效果欠佳,加入劑的多少與穩定性影響著冬小麥的性。
甲基二磺隆(世瑪)。是目前防除疑難類禾本科雜草較好的藥劑;但成本高,用藥技術嚴格。
啶磺草胺(優先)。對驃馬已產生抗性的禾本科雜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并兼治部分闊葉雜草;但雜草死亡時間需25~30天,產品上市較晚,農民認知度淺。
復配類藥劑
苯磺隆類復配劑(麥福強力型、快殺型、型、麥力士、麥途等),該類藥劑多是苯磺隆+其它不同藥劑的二元組合劑,也有二元、三元的復配劑。該類藥劑利用了苯磺隆的優點,并彌補了對某些闊葉草效果不好,殺草死亡速度慢的缺點,減少了其它藥劑的用量,提高了性,是當前市場上防除冬小麥田闊葉草的主導品種,農民有用藥基礎,與國外復配劑比,成本低,在今后一段時間仍有較大市場。但該類藥劑存有套證產品多,市場不規范,低價竄貨的不正當競爭,讓農民難辨真假,影響其真實性。
國外公司復配類藥劑。
闊世瑪(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鈉鹽),是當前防除疑難類禾本科、闊葉草較好的藥劑,有品牌影響力;但成本高,用藥技術嚴格,性欠佳,不能與其他藥劑混用,對春性、角質、硬質冬小麥生長有影響。在生長勢弱,營養不良的冬小麥田應用易產生藥害。
大能(唑啉草酯+炔草酸),防除闊葉草效果快并能防除對驃馬產生抗藥性的禾本科雜草;但成本偏高,尚未大面積推廣。
奔騰(唑酮草酯+苯磺隆)。能防除多種闊葉雜草,兼顧死草和殺草速度快的兩重性,對冬小麥性高,在局部地區已有市場;但成本偏高。
麥喜(雙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能防除冬小麥田多種疑難類闊葉草,死草,在低溫下,仍能保持藥效;但成本高,影響其推廣。
了解更多的冬小麥田除草劑產品,掌握其主要性能特點,是為了開闊視野,更好的選用產品,提高用藥科學性,減少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