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地冬小麥
1.沒有冬澆弱苗田,苗小蘗少根短,土壤翹墟,應在平均氣溫穩定到0℃以上時,盡早用中小水灌溉,塌實土壤,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壓苗、淹苗。澆水后,應及時中耕鋤劃保墑,破除板結;澆水時畝追施尿素5公斤,促進小麥早發根,早分蘗,促弱轉壯。
2.已冬澆的弱苗田,應在平均氣溫穩定到3℃以上,表層土壤化凍后,及時中耕鋤劃,保墑增溫,促進根系發育,促苗早發穩長。并在返青后期增量灌水,追施尿素10公斤,促使小麥穩健生長。
3.旺苗田應在早春鎮壓,控制群體過大、個體發育過快,并在起身期適量噴植物生長延緩劑,降稈防倒。春季灌水可推遲到拔節中期,促進分蘗兩級分化,控旺轉壯。
旱地冬小麥
1.頂凌耙耱、鎮壓、劃鋤是旱地麥田早春的首要管理措施,可壓碎土塊,彌封裂縫,提墑保墑,促進根系發育,提高小麥自身的抗旱能力。
2.旺苗麥田,應在早春中耕鋤劃3~5厘米,控制地上部生長,促進根系下扎,也可在起身期適量噴壯豐安等,構建合理群體。
3.耕作粗放、坷垃較多或土壤懸虛造成的弱苗田,應先鎮壓后鋤劃,破除坷垃,塌實土壤,提墑保墑增溫,促根增蘗,促弱轉壯。
4.晚播或缺肥弱苗田,趁早春土壤返漿或雨后,用化肥耬或開溝施入氮肥,每畝追施尿素5~6公斤;對底肥沒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銨,促弱苗轉壯苗。